第68章(2 / 2)
要尽戮凉州人的谣言并不全是空穴来风,是由于丁彦思、蔡伯喈被杀引起来的。丁彦思,事迹不详。蔡伯喈,就是那位博闻强记、声名远播的大名士蔡邕,而丁彦思与蔡邕同列,想必也应该是位名士。蔡邕被杀,其间有着很多值得回味之处。
蔡邕的死因,谢承《后汉书》和范晔《后汉书》的记载大致相同,即蔡邕得知董卓被诛杀,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叹息的声音,从而被王允认定这是同情董卓的表示,王允的逻辑是: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董卓是国贼,你蔡邕不喜反哀,必是董卓同党,那就该杀。
蔡邕得到董卓礼遇是事实,可是,董卓的种种作为,使得蔡邕发现自己的选择对象错了。于是,他就有了出逃的打算。他曾经为躲避宦官的迫害,在外浪迹十二年,也算是轻车熟路吧。可是,蔡邕的堂弟蔡谷提醒他说,你的长相比较特别,逃到哪里,都会被人认出来。蔡邕也就打消了出逃的念头。
既然蔡邕放弃了董卓,那么王允为什么又要在董卓死后硬性给他贴上一张董卓同党的标签呢?曾经给《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对此就大不理解,认为是史书记载有误。估计老裴没注意到王允在诛杀董卓、地位置顶后思想及智力的质变。
《后汉书》卷六六《王允传》说:"允性刚棱疾恶,初惧董卓豺狼,故折节图之。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仗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也就是说,王允性情刚烈,嫉恶如仇,开始是因为董卓太猛了,所以虚意逶蛇,而豺狼般的董卓死了,敌人没了,自己成了挽救国家于危亡之际的功臣,朝臣的领袖,正义的化身。过去的装鳖现在不用了,当然架子要端足,杀一两个名士,对于树立个人威信,整饬朝纲,肯定会事半功倍!
实际上王允与蔡邕早有过节,蔡邕曾经在大庭广众之下没给他面子,这件往事记录在南朝梁人殷芸写的《小说》中,文曰:
"初,司徒王允数与邕会议,允词常屈,由是衔邕。及允诛董卓,并收邕,众人争之,不能得。" ↑返回顶部↑
蔡邕的死因,谢承《后汉书》和范晔《后汉书》的记载大致相同,即蔡邕得知董卓被诛杀,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叹息的声音,从而被王允认定这是同情董卓的表示,王允的逻辑是: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董卓是国贼,你蔡邕不喜反哀,必是董卓同党,那就该杀。
蔡邕得到董卓礼遇是事实,可是,董卓的种种作为,使得蔡邕发现自己的选择对象错了。于是,他就有了出逃的打算。他曾经为躲避宦官的迫害,在外浪迹十二年,也算是轻车熟路吧。可是,蔡邕的堂弟蔡谷提醒他说,你的长相比较特别,逃到哪里,都会被人认出来。蔡邕也就打消了出逃的念头。
既然蔡邕放弃了董卓,那么王允为什么又要在董卓死后硬性给他贴上一张董卓同党的标签呢?曾经给《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对此就大不理解,认为是史书记载有误。估计老裴没注意到王允在诛杀董卓、地位置顶后思想及智力的质变。
《后汉书》卷六六《王允传》说:"允性刚棱疾恶,初惧董卓豺狼,故折节图之。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仗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也就是说,王允性情刚烈,嫉恶如仇,开始是因为董卓太猛了,所以虚意逶蛇,而豺狼般的董卓死了,敌人没了,自己成了挽救国家于危亡之际的功臣,朝臣的领袖,正义的化身。过去的装鳖现在不用了,当然架子要端足,杀一两个名士,对于树立个人威信,整饬朝纲,肯定会事半功倍!
实际上王允与蔡邕早有过节,蔡邕曾经在大庭广众之下没给他面子,这件往事记录在南朝梁人殷芸写的《小说》中,文曰:
"初,司徒王允数与邕会议,允词常屈,由是衔邕。及允诛董卓,并收邕,众人争之,不能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