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狼兄狗弟(五)(2 / 3)
“哦?”女人像是想起了什么,接着说道,“这条绳子,不就是你勒死狗的那条绳子嘛!”
“嗯,是啊!”我也想了起来。
怪不得,怪不得,我在心里想到。
我拿起地上的麻绳,走到把混血狗吊死的那棵树下,把它点燃。儿子一直站在我的身边。他问我为什么要烧掉绳子,我说:“以后你会明白的。”
一个充实的人的思想里,既要有神,也要有鬼,要有所信仰,也要有所惧怕。
是夜,我回房里睡去。凌晨四点,拴在门口的小黄狗疯狂地叫着,它来牧场之后还从没有这样惧怕过,它一边凶恶地叫,一边往后退,一直退到门槛上,我听见它的身体碰到了门的声音。我走下床,一把拉开了门。
院子里什么也没有,南边的山头依旧灰蒙蒙的,像是个酣睡的巨人。小黄狗也不再叫,它躺了下来,在地上打滚,向我撒娇。我又回房睡了,院子里静极了,我的心从没有过这样的安宁。
早晨醒后,我走出门,太阳照在脸上,暖暖的。我走到墙角,撒了一泡尿。
(全书完)
后记
《荒原》已经写作五年,五年有很多变化,人的一生也不过十几个五年。巧合的是,五年之前我在大学校园里写出了十篇小说,五年之后我还在大学校园里生活与学习,徒增的只不过是岁月,或许再加上那么一点儿阅历。总之,光阴最怕的也只不过是虚度。
我曾在一篇小文里写到,写作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写作的良心,要对得起自己的文字,对得起自己的读者。此外,大抵文学创作,最重要的是启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不管是批判性的现实主义作品,还是礼赞性的浪漫主义笔锋,都应该给人以希望,让人们对生活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大部分创作者,其写作的源泉都基于两点,其一是生活阅历,其二是经典阅读。但是经典往往只是塑造一个人的写作风格,阅历与思考才是其作品熠熠生辉的根本。在《荒原》创作的过程中,一方面,我有丰富的大学生活;另一方面,我先后阅读了大量的中外经典名著。因此,其中的部分小说,还能让细心的读者发现某些经典的蛛丝马迹,这些痕迹往往涉及语言风格,而并非情节构思。如果想去探究其中的情节设置,恐怕只能还原我五年前的那些经历了。
《荒原》将是我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它产生于特定的年龄阶段和特定的生活经历。于我而言,《荒原》之后将再无《荒原》,它并不像学术研究一样具有可重复性。自进入南开以来,大概我所有的学习都围绕着专业知识,不再有更多的精力去感性地遐思,也不再有太多的时间去阅读文学作品。除了都需要灵感,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几乎是完全相反的两种创作方式,学术研究追求的是去伪存真、发现并解释规律;文学创作追求的是形象塑造,生发感慨与共鸣。二者一个需要还原,一个需要遐想;一个崇尚规整,一个崇尚个性。因此,五年之后我的写作风格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可能很难再写出第二个《荒原》。不过幸运的是,《荒原》也有可能让我以后探索出一种处于文学与学术之间的风格。
再读《荒原》,基于一次偶然,这次偶然让我有时间回顾并重温过去。大概有三个月的时间,我常常渔樵于江渚之上,纵情于山水之间,虽然不比古人梅妻鹤子的生活,却也难得清闲。于是就想起把大学期间创作的《荒原》外加近百篇散文、杂文重新打磨,以为珍重。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延展性,既有儒家的入世,也有道家的出世,甚至在人生最不如意的时候,还能寄情于释家的来世。我们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传承,还何惧一时之得失?往往在我们失意的时候,山水的召唤却给了我们一次净化灵魂的契机。我想,《荒原》的意义便在于此,它让我停下来、回头望。但愿《荒原》也能让你受点儿启发,那么也算是对我的慰藉了。
↑返回顶部↑
“嗯,是啊!”我也想了起来。
怪不得,怪不得,我在心里想到。
我拿起地上的麻绳,走到把混血狗吊死的那棵树下,把它点燃。儿子一直站在我的身边。他问我为什么要烧掉绳子,我说:“以后你会明白的。”
一个充实的人的思想里,既要有神,也要有鬼,要有所信仰,也要有所惧怕。
是夜,我回房里睡去。凌晨四点,拴在门口的小黄狗疯狂地叫着,它来牧场之后还从没有这样惧怕过,它一边凶恶地叫,一边往后退,一直退到门槛上,我听见它的身体碰到了门的声音。我走下床,一把拉开了门。
院子里什么也没有,南边的山头依旧灰蒙蒙的,像是个酣睡的巨人。小黄狗也不再叫,它躺了下来,在地上打滚,向我撒娇。我又回房睡了,院子里静极了,我的心从没有过这样的安宁。
早晨醒后,我走出门,太阳照在脸上,暖暖的。我走到墙角,撒了一泡尿。
(全书完)
后记
《荒原》已经写作五年,五年有很多变化,人的一生也不过十几个五年。巧合的是,五年之前我在大学校园里写出了十篇小说,五年之后我还在大学校园里生活与学习,徒增的只不过是岁月,或许再加上那么一点儿阅历。总之,光阴最怕的也只不过是虚度。
我曾在一篇小文里写到,写作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写作的良心,要对得起自己的文字,对得起自己的读者。此外,大抵文学创作,最重要的是启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不管是批判性的现实主义作品,还是礼赞性的浪漫主义笔锋,都应该给人以希望,让人们对生活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大部分创作者,其写作的源泉都基于两点,其一是生活阅历,其二是经典阅读。但是经典往往只是塑造一个人的写作风格,阅历与思考才是其作品熠熠生辉的根本。在《荒原》创作的过程中,一方面,我有丰富的大学生活;另一方面,我先后阅读了大量的中外经典名著。因此,其中的部分小说,还能让细心的读者发现某些经典的蛛丝马迹,这些痕迹往往涉及语言风格,而并非情节构思。如果想去探究其中的情节设置,恐怕只能还原我五年前的那些经历了。
《荒原》将是我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它产生于特定的年龄阶段和特定的生活经历。于我而言,《荒原》之后将再无《荒原》,它并不像学术研究一样具有可重复性。自进入南开以来,大概我所有的学习都围绕着专业知识,不再有更多的精力去感性地遐思,也不再有太多的时间去阅读文学作品。除了都需要灵感,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几乎是完全相反的两种创作方式,学术研究追求的是去伪存真、发现并解释规律;文学创作追求的是形象塑造,生发感慨与共鸣。二者一个需要还原,一个需要遐想;一个崇尚规整,一个崇尚个性。因此,五年之后我的写作风格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可能很难再写出第二个《荒原》。不过幸运的是,《荒原》也有可能让我以后探索出一种处于文学与学术之间的风格。
再读《荒原》,基于一次偶然,这次偶然让我有时间回顾并重温过去。大概有三个月的时间,我常常渔樵于江渚之上,纵情于山水之间,虽然不比古人梅妻鹤子的生活,却也难得清闲。于是就想起把大学期间创作的《荒原》外加近百篇散文、杂文重新打磨,以为珍重。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延展性,既有儒家的入世,也有道家的出世,甚至在人生最不如意的时候,还能寄情于释家的来世。我们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传承,还何惧一时之得失?往往在我们失意的时候,山水的召唤却给了我们一次净化灵魂的契机。我想,《荒原》的意义便在于此,它让我停下来、回头望。但愿《荒原》也能让你受点儿启发,那么也算是对我的慰藉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