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1 / 1)
于是,他将李志安等人一律释放。此事,魏徵没有丝毫的隐瞒,毅然决然的上报给朝廷,李逍遥得知此事后,不仅没有丝毫的怪罪,还大加赞赏魏徵机智过人。随后,李逍遥一纸诏令让魏徵将之前流放的王硅和韦挺召回,重新录用,唯有杜淹依然在外流放;还任命秦王府的将领屈突通、屈突盖为陕东道行台左、右仆射,镇守洛阳。
屈突盖得知李逍遥不尽前嫌,不仅没有怪罪自己卖主求荣,还重新重用,愿意誓死追随李逍遥;屈突通得知李逍遥的诏令来到他的面前时,他都无法相信李逍遥如此宽宏大量。但是,屈突通知道这一切都是拖了自己弟弟的福,不然不会重新被朝廷重用。
至于逍遥王府的其他人等全部都被唐高祖李渊赏赐,担当朝中重要职位,并且兵权也交给了李靖手中,就连逍遥王府的家丁都成为皇宫大内的侍卫统领,地位水涨船高。‘晓’组织中的余下之人,也全部都被李逍遥册封,成为东宫宿卫,他们也是真正第一次走上台面,李逍遥成为太子后,组织就被解散了;但是形成了新的机构,成为直属于皇上的独立部门,表面上是东宫宿卫,实际上是监察百官的官职,而这支机构由伍氏兄弟两人掌管,伍氏兄弟被百官暗地里称之为‘黑白双煞’。凡是被他们两人抓住的官员,无论是职位高低,还是达官贵人一律严惩不贷,甚至是原本是同僚的大臣们,只要犯事的把柄被他们两人抓住,那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情面可将。
由于朝中在无人能够与李逍遥相抗衡,百官对李逍遥的能力也是心悦诚服,众人都在期待着李逍遥登基的那一天。时间悄然而逝,李逍遥早已将原属于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等人势力全部拉拢至自己身边,为了考虑平衡,他也重用了这些人,避免逍遥王府旧部一家独大。若是不及早处理,对于日后的大唐皇上就留有很大的掣肘。
公元六百二十六年九月三日,唐高祖李渊颁布制书,在紫宸殿中宣布,将皇帝位传给太子李逍遥,自称为太上皇,仍然居于大内皇宫正殿——太极殿。李逍遥闻之大惊,他反复拒绝,却被李渊强逼着接受。李渊这些年来,他已经身心疲惫,只想早点退下皇位,好生休息一下。于是,李逍遥接替皇位后,唐高祖李渊就将李逍遥与长孙秀敏所生的李昇等孙儿全部带在自己的身边,终日逗孙为乐。
高祖颁布传位制书的第二天,即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太子李逍遥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并大赦天下;李逍遥册立长孙秀敏为皇后,一国之母,掌管后宫,是为文德皇后,李昇为皇太子,入主东宫。李逍遥汲取唐高祖李渊在位的教训,就是一直没有确定太子之位人选,导致手足相残。于是,他就早早的将李昇立为太子,重点培养。
由于李逍遥在大唐初建时,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文治武功皆是历史少有;登基之后,李逍遥在位期间更是大涨阔斧的改革,重视商人的地位,打击地主以及贵族层级,使得百姓安居乐意,人民丰衣足食,国运昌隆。并且,李逍遥在即位第二年,也就是正月初一乙酉日改元号‘太平’,史称“太平盛世”。
第三百零七章 后记(大结局)
“逍遥,你当真不要万里河山,放弃至高无上的皇位,与我一起走遍天下吗?”
泰山之巅,长孙秀敏柔情似水地望着身边眉清目秀,风采依旧的李逍遥。长孙秀敏没有想到身为皇上的李逍遥毅然决然的将皇位传于长子李昇,他自己却选择远走天下海角,遍览天下名声古迹。不再是指点江山的皇上,也不是英姿飒爽的元帅,而是一个心中只有她一人的丈夫。
李逍遥温柔地搂着长孙秀敏的肩膀,他温柔地说道:“敏儿,天下对于我来说,那是一场意外。我从未真正的对皇位有丝毫的兴趣,至于我当年的所作所为,一切都留给历史去评判。当初,我跟随师傅学艺十年,只想着救治母后,没有想到在洛阳居然遇见了你!那时候,我就知道这一生的梦想不再是天下,而是与你逍遥天下行,有你在我的身边,已经没有任何的遗憾了。”
唐高祖李渊颁布诏书,正式将皇位禅让于李逍遥后,就再也没有干预朝政。李逍遥登基后,在公元六百二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下达诏书,追封已故太子皇兄李建成为太子,谥号为隐,是为隐太子;三哥李元吉为齐王,谥号为剌,是为海陵剌王;二哥李世民为秦王,谥号为贤,是为贤王,重新将他们三人以皇家丧礼安葬。在安葬那一天,李逍遥在宜秋门大哭一场,显得十分哀痛。并且,李逍遥命令原东宫和齐王府、秦王府的幕僚属官都去送葬。
李逍遥、李玄霸两人亲自扶灵,使得百姓们纷纷称赞李逍遥的仁义。实际上,李逍遥已经是一国之君,根本就不需要扶灵。只不过李逍遥心中对于李建成等人还是有些兄弟之情,他不顾众位大臣反对,毅然决然的选择扶灵。
李建成等人全部重新安葬后,李逍遥就随行回到紫宸殿中,处理政务。当天晚上,身为皇上的李逍遥将本门的师兄弟们全部喊来,袁天罡、李淳风、孙思邈、李靖、虬髯客等人悉数抵达大殿内。李逍遥笑脸相迎,亲自出门迎接众人的到来。
虽然李逍遥是众人的师弟,袁天罡等人不敢以师兄自居。毕竟,李逍遥的身份与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众人非常的拘束,就连虬髯客都无法用之前的态度面对李逍遥。之后,还是李逍遥自己打破沉默,准许众人与之前一样的称呼。 ↑返回顶部↑
屈突盖得知李逍遥不尽前嫌,不仅没有怪罪自己卖主求荣,还重新重用,愿意誓死追随李逍遥;屈突通得知李逍遥的诏令来到他的面前时,他都无法相信李逍遥如此宽宏大量。但是,屈突通知道这一切都是拖了自己弟弟的福,不然不会重新被朝廷重用。
至于逍遥王府的其他人等全部都被唐高祖李渊赏赐,担当朝中重要职位,并且兵权也交给了李靖手中,就连逍遥王府的家丁都成为皇宫大内的侍卫统领,地位水涨船高。‘晓’组织中的余下之人,也全部都被李逍遥册封,成为东宫宿卫,他们也是真正第一次走上台面,李逍遥成为太子后,组织就被解散了;但是形成了新的机构,成为直属于皇上的独立部门,表面上是东宫宿卫,实际上是监察百官的官职,而这支机构由伍氏兄弟两人掌管,伍氏兄弟被百官暗地里称之为‘黑白双煞’。凡是被他们两人抓住的官员,无论是职位高低,还是达官贵人一律严惩不贷,甚至是原本是同僚的大臣们,只要犯事的把柄被他们两人抓住,那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情面可将。
由于朝中在无人能够与李逍遥相抗衡,百官对李逍遥的能力也是心悦诚服,众人都在期待着李逍遥登基的那一天。时间悄然而逝,李逍遥早已将原属于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等人势力全部拉拢至自己身边,为了考虑平衡,他也重用了这些人,避免逍遥王府旧部一家独大。若是不及早处理,对于日后的大唐皇上就留有很大的掣肘。
公元六百二十六年九月三日,唐高祖李渊颁布制书,在紫宸殿中宣布,将皇帝位传给太子李逍遥,自称为太上皇,仍然居于大内皇宫正殿——太极殿。李逍遥闻之大惊,他反复拒绝,却被李渊强逼着接受。李渊这些年来,他已经身心疲惫,只想早点退下皇位,好生休息一下。于是,李逍遥接替皇位后,唐高祖李渊就将李逍遥与长孙秀敏所生的李昇等孙儿全部带在自己的身边,终日逗孙为乐。
高祖颁布传位制书的第二天,即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太子李逍遥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并大赦天下;李逍遥册立长孙秀敏为皇后,一国之母,掌管后宫,是为文德皇后,李昇为皇太子,入主东宫。李逍遥汲取唐高祖李渊在位的教训,就是一直没有确定太子之位人选,导致手足相残。于是,他就早早的将李昇立为太子,重点培养。
由于李逍遥在大唐初建时,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文治武功皆是历史少有;登基之后,李逍遥在位期间更是大涨阔斧的改革,重视商人的地位,打击地主以及贵族层级,使得百姓安居乐意,人民丰衣足食,国运昌隆。并且,李逍遥在即位第二年,也就是正月初一乙酉日改元号‘太平’,史称“太平盛世”。
第三百零七章 后记(大结局)
“逍遥,你当真不要万里河山,放弃至高无上的皇位,与我一起走遍天下吗?”
泰山之巅,长孙秀敏柔情似水地望着身边眉清目秀,风采依旧的李逍遥。长孙秀敏没有想到身为皇上的李逍遥毅然决然的将皇位传于长子李昇,他自己却选择远走天下海角,遍览天下名声古迹。不再是指点江山的皇上,也不是英姿飒爽的元帅,而是一个心中只有她一人的丈夫。
李逍遥温柔地搂着长孙秀敏的肩膀,他温柔地说道:“敏儿,天下对于我来说,那是一场意外。我从未真正的对皇位有丝毫的兴趣,至于我当年的所作所为,一切都留给历史去评判。当初,我跟随师傅学艺十年,只想着救治母后,没有想到在洛阳居然遇见了你!那时候,我就知道这一生的梦想不再是天下,而是与你逍遥天下行,有你在我的身边,已经没有任何的遗憾了。”
唐高祖李渊颁布诏书,正式将皇位禅让于李逍遥后,就再也没有干预朝政。李逍遥登基后,在公元六百二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下达诏书,追封已故太子皇兄李建成为太子,谥号为隐,是为隐太子;三哥李元吉为齐王,谥号为剌,是为海陵剌王;二哥李世民为秦王,谥号为贤,是为贤王,重新将他们三人以皇家丧礼安葬。在安葬那一天,李逍遥在宜秋门大哭一场,显得十分哀痛。并且,李逍遥命令原东宫和齐王府、秦王府的幕僚属官都去送葬。
李逍遥、李玄霸两人亲自扶灵,使得百姓们纷纷称赞李逍遥的仁义。实际上,李逍遥已经是一国之君,根本就不需要扶灵。只不过李逍遥心中对于李建成等人还是有些兄弟之情,他不顾众位大臣反对,毅然决然的选择扶灵。
李建成等人全部重新安葬后,李逍遥就随行回到紫宸殿中,处理政务。当天晚上,身为皇上的李逍遥将本门的师兄弟们全部喊来,袁天罡、李淳风、孙思邈、李靖、虬髯客等人悉数抵达大殿内。李逍遥笑脸相迎,亲自出门迎接众人的到来。
虽然李逍遥是众人的师弟,袁天罡等人不敢以师兄自居。毕竟,李逍遥的身份与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众人非常的拘束,就连虬髯客都无法用之前的态度面对李逍遥。之后,还是李逍遥自己打破沉默,准许众人与之前一样的称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