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1 / 1)
(四)灵活、果断处置情况:行军中,指挥员应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和灵活果断处置各种情况。当临时改变行军路线时,指挥员应迅速命令分队停止前进,向各分队简要明确新的行军路线。当前方有迂回路线能进入新的行军路线时,可仍按原行军序列从迂回路线进入新的行军路线;当已超过插向新路线的路口,前方又无新的迂回路线,或迂回路线较远时,应选择较宽阔的路段或空地作为调头点,组织依次调头进入新的行军路线。此时,通常应变后方尖兵为前方尖兵、前方尖兵为后方尖兵。
当遭受敌空袭时,应迅速离开道路,利用地形地物隐蔽伪装。夜行军时应严格灯火管制。根据命令,组织对空射击。如任务紧急,可增大各分队间隔、车距加速行驶,快速通过。
当遭敌火力封锁时,力求绕行,或者利用敌火力间隙分批跃进通过。
当遭敌核、化学武器袭击时,应迅速就近利用地形防护,人员迅速穿戴防护衣罩,下车就近隐蔽防护。警报解除后,应迅速查明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坏情况并报告上级,抢救伤员,抢修车辆,恢复行军序列。遇有受染地段,应迅速查明情况,选择迁回路线绕过或沿开辟的道路通过。如任务紧急、不允许绕过而短时间内又不能开辟通路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选择受染轻、距离短的地段直接通过。当遭敌兵力袭击时,指挥员应沉着、冷静,立即判明敌情,迅速组织反击。如敌兵力较小,应展开必要兵力歼灭或驱逐之,主力继续前进,并将情况报告上级;如敌兵力较大,应迅速抢占就近有利地形,掩护上级主力展开歼灭之;如误入敌伏击区,应迅速展开,抢占有利地形,抗击敌人冲击,并迅速将情况报告上级,伺机向敌薄弱方向突围,或根据上级指示,协同主力歼敌。当道路、桥梁遭敌破坏或者遇到难以通行的地段时,应当绕行。无法绕行时,及时组织抢修,并报告上级。
第二节输送
输送,是使用运输工具把部队由一地运送到另一地的行动,是提高战术单位远距离移动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形式,适用于长时间、远距离的移动。输送可减少人员体力消耗和作战车辆磨损,对于步兵适时转移、夺取和保持主动、达成战斗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输送是伴随着输送工具的发展而发展的,输送方式的多少,取决于输送工具的种类。在输送工具已经相当发达的当代,火车、汽车、轮船、飞机是主要输送工具,因而铁路输送、公路输送、水路输送和空中输送便成为军队输进的基本方式。步兵通常在上级编成内采用一种方式输送,也可采用数种方式接力输送。
高技术条件下,战场空间范围扩大,透明度提高,前后方界线淡化,战斗节奏加快,输进时受敌火威胁增大,对步兵组织与实施输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步兵必须遵守上级和军事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周密计划,充分准备;统一指挥,分工管理;保持建制.按序装卸;加强观察,注意防护,保证迅速、隐蔽、安全、准时地运送到指定地区。
一、输送方式
(一)铁路输送:铁路输送,是指使用铁路列车实施的输送。是部(分)队实施远距离地面机动的重要方式。铁路输送产生于1863年美国国内战争时期,后来在普法战争和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得到了广泛运用。特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地面部队主要依靠铁路输送,其他输送方式只起了辅助和补充的作用。在我军步兵战史上,铁路输送也曾发挥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支援辽沈战役,在敌机不断骚扰下,38天就输送部队、物资637列(19500余车)。第四野战军南下遂行渡江战役,在一个半月内,铁路输送人员、物资1万多车皮,保障了渡江战役的胜利。三年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主要作战物资和人员,基本靠铁路运往前方,共输送人员、物资达3000多列(113000余车皮),对夺取战争胜利起了重大作用。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战场空前广阔,破坏性日益增强,物资消耗巨大,部队、物资等作战力量的远距离快速移动将更加频繁和重要。铁路输送较之其他输送方式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一是运力大,距离远,续行力强,一般不受天候季节的影响;二是经济、耐用、可靠,能节约大量战略物资,如火车与汽车相比,用同样数量的燃料,火车货运量是汽车的4-6倍,飞机与内燃机车运输同样的货物(人员),飞机的耗油量是内燃机车的30倍;三是可以使都(分)队的车辆、火炮等装备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减少摩托小时和储备里程的消耗,保持战斗力。由此看出,虽然我军步兵的装备有了很大发展,机动能力大大提高。但对铁路输送的依赖性不仅没有减小,而且越来越大。当然,铁路输送也有其固有的不足,如线路固定,目标集中,易遭破坏,修复困难,涉及部门多,专业技术性强,组织协调工作复杂等。在未来战争中,我军铁路输送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时间紧,对输送的准确性、快速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二是运力低、运量大的矛盾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有了很大发展,但运输能力与未来战争的要求仍然不很适应。再加上战时敌空袭破坏的影响,铁路运力将有明显下降。这对铁路输送的组织和计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三是对敌斗争激烈。未来战争双方都把破坏对方交通运输线作为空袭的主要目标,以破坏对方部队的机动和后方供应。可以预料,未来战争中,敌必将以占优势的各种高技术空袭兵器,对我铁路实施疯狂破坏,并可能以空降和地面兵力实施破坏,困此铁路输送中空袭与反空袭、破坏与反破坏的斗争将相当激烈。 ↑返回顶部↑
当遭受敌空袭时,应迅速离开道路,利用地形地物隐蔽伪装。夜行军时应严格灯火管制。根据命令,组织对空射击。如任务紧急,可增大各分队间隔、车距加速行驶,快速通过。
当遭敌火力封锁时,力求绕行,或者利用敌火力间隙分批跃进通过。
当遭敌核、化学武器袭击时,应迅速就近利用地形防护,人员迅速穿戴防护衣罩,下车就近隐蔽防护。警报解除后,应迅速查明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坏情况并报告上级,抢救伤员,抢修车辆,恢复行军序列。遇有受染地段,应迅速查明情况,选择迁回路线绕过或沿开辟的道路通过。如任务紧急、不允许绕过而短时间内又不能开辟通路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选择受染轻、距离短的地段直接通过。当遭敌兵力袭击时,指挥员应沉着、冷静,立即判明敌情,迅速组织反击。如敌兵力较小,应展开必要兵力歼灭或驱逐之,主力继续前进,并将情况报告上级;如敌兵力较大,应迅速抢占就近有利地形,掩护上级主力展开歼灭之;如误入敌伏击区,应迅速展开,抢占有利地形,抗击敌人冲击,并迅速将情况报告上级,伺机向敌薄弱方向突围,或根据上级指示,协同主力歼敌。当道路、桥梁遭敌破坏或者遇到难以通行的地段时,应当绕行。无法绕行时,及时组织抢修,并报告上级。
第二节输送
输送,是使用运输工具把部队由一地运送到另一地的行动,是提高战术单位远距离移动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形式,适用于长时间、远距离的移动。输送可减少人员体力消耗和作战车辆磨损,对于步兵适时转移、夺取和保持主动、达成战斗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输送是伴随着输送工具的发展而发展的,输送方式的多少,取决于输送工具的种类。在输送工具已经相当发达的当代,火车、汽车、轮船、飞机是主要输送工具,因而铁路输送、公路输送、水路输送和空中输送便成为军队输进的基本方式。步兵通常在上级编成内采用一种方式输送,也可采用数种方式接力输送。
高技术条件下,战场空间范围扩大,透明度提高,前后方界线淡化,战斗节奏加快,输进时受敌火威胁增大,对步兵组织与实施输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步兵必须遵守上级和军事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周密计划,充分准备;统一指挥,分工管理;保持建制.按序装卸;加强观察,注意防护,保证迅速、隐蔽、安全、准时地运送到指定地区。
一、输送方式
(一)铁路输送:铁路输送,是指使用铁路列车实施的输送。是部(分)队实施远距离地面机动的重要方式。铁路输送产生于1863年美国国内战争时期,后来在普法战争和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得到了广泛运用。特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地面部队主要依靠铁路输送,其他输送方式只起了辅助和补充的作用。在我军步兵战史上,铁路输送也曾发挥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支援辽沈战役,在敌机不断骚扰下,38天就输送部队、物资637列(19500余车)。第四野战军南下遂行渡江战役,在一个半月内,铁路输送人员、物资1万多车皮,保障了渡江战役的胜利。三年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主要作战物资和人员,基本靠铁路运往前方,共输送人员、物资达3000多列(113000余车皮),对夺取战争胜利起了重大作用。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战场空前广阔,破坏性日益增强,物资消耗巨大,部队、物资等作战力量的远距离快速移动将更加频繁和重要。铁路输送较之其他输送方式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一是运力大,距离远,续行力强,一般不受天候季节的影响;二是经济、耐用、可靠,能节约大量战略物资,如火车与汽车相比,用同样数量的燃料,火车货运量是汽车的4-6倍,飞机与内燃机车运输同样的货物(人员),飞机的耗油量是内燃机车的30倍;三是可以使都(分)队的车辆、火炮等装备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减少摩托小时和储备里程的消耗,保持战斗力。由此看出,虽然我军步兵的装备有了很大发展,机动能力大大提高。但对铁路输送的依赖性不仅没有减小,而且越来越大。当然,铁路输送也有其固有的不足,如线路固定,目标集中,易遭破坏,修复困难,涉及部门多,专业技术性强,组织协调工作复杂等。在未来战争中,我军铁路输送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时间紧,对输送的准确性、快速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二是运力低、运量大的矛盾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有了很大发展,但运输能力与未来战争的要求仍然不很适应。再加上战时敌空袭破坏的影响,铁路运力将有明显下降。这对铁路输送的组织和计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三是对敌斗争激烈。未来战争双方都把破坏对方交通运输线作为空袭的主要目标,以破坏对方部队的机动和后方供应。可以预料,未来战争中,敌必将以占优势的各种高技术空袭兵器,对我铁路实施疯狂破坏,并可能以空降和地面兵力实施破坏,困此铁路输送中空袭与反空袭、破坏与反破坏的斗争将相当激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