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战斗行动样式的确定是由作战对象的行动性质确定的。同样,战术的选择若仅仅考虑己方的情况,有时会造成兵力兵器的严重浪费,妨碍其他方向、其他分队对敌优势的形成,有时甚至使分队完不成既定的战斗任务。虽说步兵成攻或守、或打或藏、或进或退,主要取决于上级的意图和受领的战斗任务,但上级意图和战斗任务的赋予,也是阻敌之特点、行动性质和态势以及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为基础确定的。不仅如此,步兵战术的运用,同样受制于作战对象的行动性质和态势等情况。通常情况下,当防御一方预有准备时,进攻的一方应周密组织,充分准备,采取强攻手段攻击之;当防御的一方仓促占领阵地,处于立足未稳态势时,进攻的一方应采用急袭的方法,或结合强攻,快速对敌实施攻击,不给敌以喘息之机,一鼓作气,战而胜之。战斗中,处于防御的一方决定运用何种手段挫败对方进攻,也同样受着对方进攻之兵力、企图、方向和目标的制约。总之,步兵战斗行动样式和战术运用,均需认真考虑作战对象的情况,舍此便不能赢得战斗的胜利。

  二、作战对象的武器装备决定步兵战术的内容结构:

  我们知道,武器装备对步兵战术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其实,这种影响是不分敌我双方武器装备的,只要任何一方的武器装备发生了变化,都会直接促使敌对双方改变原来战术的内容结构,增加一些新的内容。譬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发明了坦克,尽管当时坦克的性能很不完善,故障率高,行动不灵活,速度与步行差不多,数量也不多,但当其运用于战场后,不但英军本身要考虑如何使用坦克,如何与步兵配合、协调一致地战斗,而且使德军尤其是直接面对坦克冲击的步兵增加了如何打坦克、如何制止坦克冲击、如何割裂坦克与步兵联系等新的战术内容。德军之所以要研究步兵抗击坦克冲击的战术内容,完全是因为作战对象使用了坦克这种新式武器。在不同时期的战争中,作战对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不同的作战对象,其编制和武器装备不同,必须根据其武器装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战术。如我军初创时期的作战对象是国民党军队,步兵战术内容主要是如何对付步枪、手榴弹、白刃格斗的杀伤;抗日战争时期的作战对象是日军,步兵战术中又增加了与敌山炮、化学武器以及飞机作斗争等内容;现在,我军的主要作战对象是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强敌,步兵战术的内容则主要是怎样与敌夜视器材作斗争,如何搞好伪装,怎样打坦克、步兵战斗车、攻击直升机、隐形飞机、巡航导弹,如何防敌集束炸弹、火箭炮等强大火力的杀伤等新内容。由此可见,步兵战术的内容应根据作战对象武器装备的变化不断调整。

  三、作战对象的战术是步兵战术发展的助推器:

  在敌对双方斗智斗勇的战场上,高敌一筹的战术是决定战斗胜利的关键因素。如果这“高敌一筹”的战术在战斗实践中获得了成功,那么胜利者将会逐步使之更加完善,而失败者则会通过反省、研究和求证,找出对方战术的优势和不足,并根据敌对双方的实际,设计出以制胜对方这种战术为目的的新的战术来,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战斗效能,在新的较量中取胜。敌对双方的战术就晃这样在客观物质基础上互为动力,不断地向较高的层次演变。

  例如,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依仗其优势的坦克、大口径火炮和飞机,对我志堪军防御阵地广泛实施“火力战战术”,不久,我志愿军就利用朝鲜山多洞穴多的地形特点,发明了“坑道战术”。上甘岭战役中,我21个步兵连依托坑道,轮番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两个连的防御阵地上,与敌反复争夺43天,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胜利。再如,在20世纪80年代的阿富汗战场,前苏军为围剿阿富汗游击队,运用了以直升机为基础的“蛙跳战术”。阿富汗游击队则隐蔽于崇山峻岭之中,以小股兵力引诱对方直升机沿谷底追逐,而将大部分兵力预先埋伏在半山腰或山顶,居高临下,以步机枪、火箭筒火力为骨干构成密集火网,结合预先设置的空中拦阻障碍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步兵轻武器为基础的“反蛙跳战术”。作战对象的战术促进步是战术的发展变化,还表现在学习借鉴之中。要制胜敌人就得研究敌人。针锋相对地设计出一种新战术仅是研究成果之一,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学习研究中借鉴作战对象的战术思想精华,为找所用,在步兵战术思想和内容中融合进新的、比较先进的东西,形成新的步兵战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军同英军、法军一样,把坦克兵以营为单位分散编配在步兵师内直接支援步兵战斗。二次大战初期,苏军从德军坦克集团闪击波兰和法国的战争实践中,认识到坦克的威力在于它快速的突击力,于是组建了部分坦克师、坦克军。这些坦克部队在后来的苏德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最终击败了德军坦克集团。可以讲,是德军帮助苏军找到了克敌制胜的方法。时至今日,作为一支独立的突击力量和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兵战术,仍为许多国家军队所采用。近年来,我军针对高技术强敌开展了战法研究活动,许多战法成果也汲取了高技术强敌的战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