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1 / 1)
这场战打了几个月,河南省的冰雪已化,随着气温的升高,给中原野战军团提供了一定的例利。此时中原野战军团一个集团军的兵力提高到了近二十万人。加上孙立人的独立13军,二十几万人沿着平汉路一路南下,平田支队被迅速淹没在几十万大军里面。
中原野战军团如此规模的作战行动,大有直指武汉的驾势,而重庆第一艘浅水炮舰,还有几艘运兵船的下水,无不显示西北军有越江作战的意图。联合舰队再强大,但要深入腹地,在长江里面接受西北空军的洗礼,除非日军海军高层烧坏了脑子,才会去干这种事。
华中方面军由于既要负责对南面蒋系中央军的压制,又拿出了一部分兵力牵制了中原的西北军,只是攻下郑州与华北方面军会师中原的目的并未达成,就遭遇了西北军的大规模反攻。尤其是杨虎城与孙立人二十几万人几百辆坦克,装甲车压过来,在河南南段的日军根本招架不住。压在华中方面军头顶上的担子顿时重了不少。此时在华作战的主力全是华北和华中,华南的根本抽调不及,要负责随时支援东南亚,也根本抽调不出足够的兵力。因此,松井石根只能将主意打到兵力最为雄厚的华北方面军身上。
临于华中方面军所面临的巨大压力,田俊六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反复考虑,再加上大本营那边的部分指令,抽调了两个师团南下,加入了华中方面军的序列,进入驻马店一带,负责阻击南下的西北军。另外又加强了豫东与皖北方向的防御,以应对张楚九的,还有赵铁树集团军的反攻。眼下的形势对于华北方面军来说,确实不太妙。由于日军南下,海军也消耗了一些舰只,而南洋的大量的工业橡胶,粮食,还有石油,都要用船运回日本本土。单是一个婆罗洲油田,运过去的机械,还有一年至少高达几百万吨的原油,便要挤占大量运力。因此造船的需要压过了所有需求。
再加上为了应付美国的威胁,一度因为侵华战争影响了造舰计划的海军,此时也加大了造船,尤其是航空母舰的力度。日本此时一年的产钢量不到六百万吨,以至于分给陆军的份额不断被挤压。而陆军,包括东北军,华北,华中,华南,东南亚作战部队好几个方向。
钢铁产量产量的不足,直接制约了此时日本军火的产量,尤其是在坦克,装甲车,还有各型火炮的补给上,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而与此同时,西北的年产钢量,在川南,包头,还有西北一些中小型铁矿的供应下,已经突破了400万吨,而且还在用极快的速度增长,每个月从生产线上走下来的坦克,突击炮已经超过了百辆。这几个月的时间,每个月都有一百多辆坦克,突击炮走下生产线,迅速壮大前线的作战部队。而西北军的火炮产量也在迅速的拔高。日军原来相对占优的火炮优势也在迅速的被拉近。(未完待续。)
☆、599章 尾声1
(相信书友们已经看出来了,书越到后面越是记流水帐,到这里已经是洪水滔天了。不过没办法,现在都不知道这本书会不会被干掉,最后通谍已经收到,呃,只能草草收场了。后面还有两张,十分钟,这本书就完本了。)
日军补充的九七式坦克不仅在质量上差战斧,剑式突击炮几筹,而且在数量上也已经不对等。在姜立的命令下,野战军团几乎一路是在用坦克,突击炮,辅以航空兵开道,逼着日军拼消耗。
但日军每个月击毁西北军坦克,突击炮的数量仍然赶不上西北生产坦克的速度。也使得在战场上出现的西北军坦克越来越多。
而航空兵的乏力,使得日军步兵不得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依靠阵地才能挡住西北军的步伐。几年前的华北战场此时出现了惊人的逆转,以前西北军极力避免与日军打野战,到现在,日军已经开始在避免西北军直接在野外作战。否则一旦双方焦酌,西北军调集了足够的装甲部队进行突破,对于日军而言,无亚于一场灾难。西北军的坦克,在野外,根本不是步兵能对付的。重量已经超过了三十吨的战斧坦克,小口径的火炮都已经撼动不了,更何况此时武器设备比起1937年并未得到多大提升的日军步兵。因此坦克,突击炮在野炮的冲击力,也根本不是此时的日军能撑得住的。
对付坦克群,最好的方式,只有规模差不多,甚至更大的坦克群。
战争进行到1942年6月,西北军用坦克开路的战术,使得装甲部队蒙受了一定的损失,虽然日军用掷弹兵拼掉西北军两百多辆坦克,突击炮。可此时日军的伤亡比已经开始超过了西北军。正用飞快的速度,向姜立理想的作亡比例迈进。比起孙立人刚进攻骡河的时候,哪怕是除掉损失,中原野战军团也多出了五百多辆坦克,突击炮。而日军出现在战场上的九七式,九五式坦克,几乎被击毁殆尽。
杨虎城,孙立人一口气将战线从临颖推过了漯河,驻马店,到确山县,南边不过数十公里,便是千里长江。而赵铁树,张楚九,也打过了开封,兰考,周口,兵锋直指徐州重镇。豫东,豫南方向的告急,让田俊六,松井石根,一阵手忙脚乱。面对西北军规模空前的反击,还有日军各线遭受的溃败,一时间让人措手不及。两人不得不从其他地方抽调兵力,对西北军进行防堵。同时紧急向大本营请求航空兵,坦克,还有大量补充兵员。 ↑返回顶部↑
中原野战军团如此规模的作战行动,大有直指武汉的驾势,而重庆第一艘浅水炮舰,还有几艘运兵船的下水,无不显示西北军有越江作战的意图。联合舰队再强大,但要深入腹地,在长江里面接受西北空军的洗礼,除非日军海军高层烧坏了脑子,才会去干这种事。
华中方面军由于既要负责对南面蒋系中央军的压制,又拿出了一部分兵力牵制了中原的西北军,只是攻下郑州与华北方面军会师中原的目的并未达成,就遭遇了西北军的大规模反攻。尤其是杨虎城与孙立人二十几万人几百辆坦克,装甲车压过来,在河南南段的日军根本招架不住。压在华中方面军头顶上的担子顿时重了不少。此时在华作战的主力全是华北和华中,华南的根本抽调不及,要负责随时支援东南亚,也根本抽调不出足够的兵力。因此,松井石根只能将主意打到兵力最为雄厚的华北方面军身上。
临于华中方面军所面临的巨大压力,田俊六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反复考虑,再加上大本营那边的部分指令,抽调了两个师团南下,加入了华中方面军的序列,进入驻马店一带,负责阻击南下的西北军。另外又加强了豫东与皖北方向的防御,以应对张楚九的,还有赵铁树集团军的反攻。眼下的形势对于华北方面军来说,确实不太妙。由于日军南下,海军也消耗了一些舰只,而南洋的大量的工业橡胶,粮食,还有石油,都要用船运回日本本土。单是一个婆罗洲油田,运过去的机械,还有一年至少高达几百万吨的原油,便要挤占大量运力。因此造船的需要压过了所有需求。
再加上为了应付美国的威胁,一度因为侵华战争影响了造舰计划的海军,此时也加大了造船,尤其是航空母舰的力度。日本此时一年的产钢量不到六百万吨,以至于分给陆军的份额不断被挤压。而陆军,包括东北军,华北,华中,华南,东南亚作战部队好几个方向。
钢铁产量产量的不足,直接制约了此时日本军火的产量,尤其是在坦克,装甲车,还有各型火炮的补给上,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而与此同时,西北的年产钢量,在川南,包头,还有西北一些中小型铁矿的供应下,已经突破了400万吨,而且还在用极快的速度增长,每个月从生产线上走下来的坦克,突击炮已经超过了百辆。这几个月的时间,每个月都有一百多辆坦克,突击炮走下生产线,迅速壮大前线的作战部队。而西北军的火炮产量也在迅速的拔高。日军原来相对占优的火炮优势也在迅速的被拉近。(未完待续。)
☆、599章 尾声1
(相信书友们已经看出来了,书越到后面越是记流水帐,到这里已经是洪水滔天了。不过没办法,现在都不知道这本书会不会被干掉,最后通谍已经收到,呃,只能草草收场了。后面还有两张,十分钟,这本书就完本了。)
日军补充的九七式坦克不仅在质量上差战斧,剑式突击炮几筹,而且在数量上也已经不对等。在姜立的命令下,野战军团几乎一路是在用坦克,突击炮,辅以航空兵开道,逼着日军拼消耗。
但日军每个月击毁西北军坦克,突击炮的数量仍然赶不上西北生产坦克的速度。也使得在战场上出现的西北军坦克越来越多。
而航空兵的乏力,使得日军步兵不得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依靠阵地才能挡住西北军的步伐。几年前的华北战场此时出现了惊人的逆转,以前西北军极力避免与日军打野战,到现在,日军已经开始在避免西北军直接在野外作战。否则一旦双方焦酌,西北军调集了足够的装甲部队进行突破,对于日军而言,无亚于一场灾难。西北军的坦克,在野外,根本不是步兵能对付的。重量已经超过了三十吨的战斧坦克,小口径的火炮都已经撼动不了,更何况此时武器设备比起1937年并未得到多大提升的日军步兵。因此坦克,突击炮在野炮的冲击力,也根本不是此时的日军能撑得住的。
对付坦克群,最好的方式,只有规模差不多,甚至更大的坦克群。
战争进行到1942年6月,西北军用坦克开路的战术,使得装甲部队蒙受了一定的损失,虽然日军用掷弹兵拼掉西北军两百多辆坦克,突击炮。可此时日军的伤亡比已经开始超过了西北军。正用飞快的速度,向姜立理想的作亡比例迈进。比起孙立人刚进攻骡河的时候,哪怕是除掉损失,中原野战军团也多出了五百多辆坦克,突击炮。而日军出现在战场上的九七式,九五式坦克,几乎被击毁殆尽。
杨虎城,孙立人一口气将战线从临颖推过了漯河,驻马店,到确山县,南边不过数十公里,便是千里长江。而赵铁树,张楚九,也打过了开封,兰考,周口,兵锋直指徐州重镇。豫东,豫南方向的告急,让田俊六,松井石根,一阵手忙脚乱。面对西北军规模空前的反击,还有日军各线遭受的溃败,一时间让人措手不及。两人不得不从其他地方抽调兵力,对西北军进行防堵。同时紧急向大本营请求航空兵,坦克,还有大量补充兵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