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139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它是一种以木缚为田坵,使其浮在水面上,可以按需移动起来的农田。(4)

  对此,很多考据党还去仔细查阅各种资料,想弄清楚这些农业知识还有超前的经济学知识,那位韩公到底是天生自己就悟出来的,还是因为在流放至安南或是柏州外放时历练出来的,又或是被人点拨教授的。

  实在是他所实施起来的这一切,太过让人震惊了。

  若说经济知识这块,还能说是悟性。可农业这块,说实话,如果没有亲身实践或是被人教授,一个前面十几年只读圣贤书的世家子弟,又是如何知晓的?

  于是越考究下去,便越是让人对韩彻曾经的经历感到好奇。

  只是这么多年的探索研究下来,依旧未能得到什么实质性的答案。但不管怎么样,都不影响在古代的那些改革家里面,韩彻绝对能占据到前列,受后世之人所钦佩敬仰。

  注1:出自《乾隆湖州府志》记载:永乐年间,棉花“遂遍于天下,其利殆百倍于丝、枲(即麻),自此而天下务蚕者日渐以少”

  注2:出自《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注3:出自《中国通史》:“圩田--又叫围田。在低洼田地周围筑围,围外蓄水。

  注4:出自宋 陈旉《农书》卷上:“若深水薮泽,则有葑田,以木缚为田丘,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其木架田丘,随水高下浮泛,自不渰溺。”

  第173章

  番外——最终章

  “尚宫,今日不知怎的回事,我刚才从外城门处经过时,眼见着这就要过申时了,竟还未见关闭。”

  有小宫女凑过来小声耳语。

  若无特殊情况,皇宫日入前五刻闭城门,也就是申时三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