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1)
二青讲完话,王金山看天气快到中午了,便想请首长讲话,顺便结束这个大会,他说:“还有人讲话吗?要是没有,我们请……”他的话没说完,胡黑锅站起来了:
“等一等!我请求上级答应我在台下面说几句话:我是个厨子师傅,多年不回家,在城市里听了些个反宣传,说八路军共产党不好,我认识不清,一回家就跑到维持会里做饭,光愿意做上灶,不愿意焖小米干饭,愿意伺候出头露面的人,不愿意伺候庄稼人。抗战教育了我,沿河村的干部教育了我,共产党教育了我,我现在不想到别处去,一心要到咱们军队上去,专门到咱们队伍上做小米饭去,你们看呀!”他从屁股底下提起个行李卷,另一只手攥着满把刀勺,朝人群晃了一下。“我把行李家具都准备好了!区长!你费神给台上的长官要求要求,无论如何,得批准我当个炊事员!”回答他的是一片热烈的掌声。
掌声稍微一稀疏,群众听说刘政委最后讲话,掌声又像大风暴一样地响起了。刘政委先讲了讲战争形势,他说八路军新四军经常抗击着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敌军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伪军,敌人在这块土地上进行了“扫荡”“清剿”“剔抉”的毒辣手段,实行了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造下了如山罪孽,血海深仇,决心置中国人民首先是解放区军民于死地。说到这个狂妄残暴计划结果的时候,他举出敌人在冀中区出兵十万“扫荡”了五个月来的例子,说明胜利的不是敌人而是人民和人民的军队。凭什么取得胜利呢?他说,凭了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指战员的勇敢,还特别凭了广大人民的支持。他表扬了沿河村一向热烈支援队伍的工作和青年踊跃参军的光荣行为。他说:“人民军队的成员,就是像二青和他的伙伴们这样志愿参军的。有了成千上万像二青同志这样的政治坚定、英勇果敢的战士,还有什么样的疯狂敌人敢在咱们面前逞威风呢?”他兴奋地把他们这支部队比喻成一把扎在敌人心脏里的匕首,比喻成一颗埋藏在敌人肚子里的炸弹。他表演了个拚刺和投弹的姿势说:“我们要勇敢的拚刺,猛烈的爆炸,配合兄弟部队,解放冀中区,解放全华北,解放全中国!”刘政委讲完话往后台走,宋团长跟他小声谈了几句话,他又走到台前,高兴地对大家说:“同志们!老乡们!听见东北方向的炮声吗?告诉你们个喜讯,我们又有一个主力部队开过来了,他们正在痛打敌人,我们的部队就要配合他们作战去,老乡们,听更大的胜利消息吧!”鼓掌声中,团长向着台下披红带子的值星军官挥了挥手,那个同志大声发出立起的口令。老乡们也同时立起,秧歌队立刻锣鼓喧天地吹敲起来。
部队站好整齐的行列,迈开雄壮的步伐,唱起嘹亮的歌声。
二青和杏花并肩地挺起胸膛跟着大家齐唱: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县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英雄的战士行列,像滹沱河的激流一样,朝着炮声方向,雄壮地奔驰前去。
一九五一年十月于天津
第38章 后记
一九四二年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异常艰苦困难的一年。这一年,日寇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七十五次“扫荡”,其中,最残酷最严重的要算对冀中区的“五一扫荡”。这次“扫荡”,敌人集中了三个师团两个旅团,连同河北省抽调的伪军,号称十万之众,在敌酋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岗村宁次亲自统率下,高举屠刀从平汉、北宁、津浦、石德四条铁路线朝着冀中区六百万军民杀来。敌人的野心是极端狂妄的,他们想蹂遍冀中八千个村庄,踏平六万平方公里的原野,吓倒抗日的人民,歼灭该区八路军的主力。为了确保占领地区,日寇修筑了一万里网状公路和一千五百个碉堡,所谓“迈步是公路,抬头见岗楼”;为了血腥镇压,敌人惨杀捉捕了我们几万群众,使广大平原上“无村不带孝,到处有哭声”。但我解放区的军民是不可屈服、不能战胜的,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严峻的斗争,终于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战斗在滹沱河上》这本小说,就是试图从这次反“扫荡”的汹涌波涛中,捉住一个小小的浪花。
这本书里的材料,多半是作者亲身的经历。事情虽过去了整十七年,但一切还历历在目:五一大“扫荡”的前夕,我们在滹沱河北岸饶阳县工作。四月二十九日晚上,负责同志召集开会,说军区司令部紧急通知,日寇调集大批兵力侵犯冀中,军区经常活动的饶阳一带,很可能是“扫荡”的中心,要大家立刻分散,连夜向外四路突围。我们一组五人当夜突到安平深泽交界的北郝村(即书中的沿河村),第二天(四月三十日)的清晨,枪声四起,敌人从正西正北东北三面遮天盖地拉着大网扑来。住在村中的骑兵部队,朝着一路敌人猛冲出去。我们改换便装同几十个村庄的群众,顺着人流朝东南跑,整天跑跑停停,粒米未入口,黑夜跑到饶阳县城西南一个很小的村庄,彻夜不能入睡。五月一日黎明,敌人又从后面压来将被圈住的几万群众追赶到宋家洼。我们识破了敌人竭泽而渔的鬼计,领了几位妇女冒称老百姓,从敌人西蒲疃据点冲出去,接着在野洼里闪躲奔逃了十多天。当敌人大修碉堡、普遍建立维持会的时候,我们即随同部分村干部回村坚持工作,用了几个夜晚的时间,集合了分散的民兵,刨出埋藏的武器,铲除了勾结敌人的特务汉奸,摧毁了北郝村大兴村一带的维持会。之后,跟当地区委在一起,教育党员,团结群众,开展地道斗争,抗击敌人的包围和“清剿”,胜利地坚持了该区艰苦的斗争。写这本小说的目的,就是想把这一段的生活和斗争,真实地记录下来。 ↑返回顶部↑
“等一等!我请求上级答应我在台下面说几句话:我是个厨子师傅,多年不回家,在城市里听了些个反宣传,说八路军共产党不好,我认识不清,一回家就跑到维持会里做饭,光愿意做上灶,不愿意焖小米干饭,愿意伺候出头露面的人,不愿意伺候庄稼人。抗战教育了我,沿河村的干部教育了我,共产党教育了我,我现在不想到别处去,一心要到咱们军队上去,专门到咱们队伍上做小米饭去,你们看呀!”他从屁股底下提起个行李卷,另一只手攥着满把刀勺,朝人群晃了一下。“我把行李家具都准备好了!区长!你费神给台上的长官要求要求,无论如何,得批准我当个炊事员!”回答他的是一片热烈的掌声。
掌声稍微一稀疏,群众听说刘政委最后讲话,掌声又像大风暴一样地响起了。刘政委先讲了讲战争形势,他说八路军新四军经常抗击着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敌军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伪军,敌人在这块土地上进行了“扫荡”“清剿”“剔抉”的毒辣手段,实行了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造下了如山罪孽,血海深仇,决心置中国人民首先是解放区军民于死地。说到这个狂妄残暴计划结果的时候,他举出敌人在冀中区出兵十万“扫荡”了五个月来的例子,说明胜利的不是敌人而是人民和人民的军队。凭什么取得胜利呢?他说,凭了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指战员的勇敢,还特别凭了广大人民的支持。他表扬了沿河村一向热烈支援队伍的工作和青年踊跃参军的光荣行为。他说:“人民军队的成员,就是像二青和他的伙伴们这样志愿参军的。有了成千上万像二青同志这样的政治坚定、英勇果敢的战士,还有什么样的疯狂敌人敢在咱们面前逞威风呢?”他兴奋地把他们这支部队比喻成一把扎在敌人心脏里的匕首,比喻成一颗埋藏在敌人肚子里的炸弹。他表演了个拚刺和投弹的姿势说:“我们要勇敢的拚刺,猛烈的爆炸,配合兄弟部队,解放冀中区,解放全华北,解放全中国!”刘政委讲完话往后台走,宋团长跟他小声谈了几句话,他又走到台前,高兴地对大家说:“同志们!老乡们!听见东北方向的炮声吗?告诉你们个喜讯,我们又有一个主力部队开过来了,他们正在痛打敌人,我们的部队就要配合他们作战去,老乡们,听更大的胜利消息吧!”鼓掌声中,团长向着台下披红带子的值星军官挥了挥手,那个同志大声发出立起的口令。老乡们也同时立起,秧歌队立刻锣鼓喧天地吹敲起来。
部队站好整齐的行列,迈开雄壮的步伐,唱起嘹亮的歌声。
二青和杏花并肩地挺起胸膛跟着大家齐唱: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县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英雄的战士行列,像滹沱河的激流一样,朝着炮声方向,雄壮地奔驰前去。
一九五一年十月于天津
第38章 后记
一九四二年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异常艰苦困难的一年。这一年,日寇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七十五次“扫荡”,其中,最残酷最严重的要算对冀中区的“五一扫荡”。这次“扫荡”,敌人集中了三个师团两个旅团,连同河北省抽调的伪军,号称十万之众,在敌酋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岗村宁次亲自统率下,高举屠刀从平汉、北宁、津浦、石德四条铁路线朝着冀中区六百万军民杀来。敌人的野心是极端狂妄的,他们想蹂遍冀中八千个村庄,踏平六万平方公里的原野,吓倒抗日的人民,歼灭该区八路军的主力。为了确保占领地区,日寇修筑了一万里网状公路和一千五百个碉堡,所谓“迈步是公路,抬头见岗楼”;为了血腥镇压,敌人惨杀捉捕了我们几万群众,使广大平原上“无村不带孝,到处有哭声”。但我解放区的军民是不可屈服、不能战胜的,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严峻的斗争,终于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战斗在滹沱河上》这本小说,就是试图从这次反“扫荡”的汹涌波涛中,捉住一个小小的浪花。
这本书里的材料,多半是作者亲身的经历。事情虽过去了整十七年,但一切还历历在目:五一大“扫荡”的前夕,我们在滹沱河北岸饶阳县工作。四月二十九日晚上,负责同志召集开会,说军区司令部紧急通知,日寇调集大批兵力侵犯冀中,军区经常活动的饶阳一带,很可能是“扫荡”的中心,要大家立刻分散,连夜向外四路突围。我们一组五人当夜突到安平深泽交界的北郝村(即书中的沿河村),第二天(四月三十日)的清晨,枪声四起,敌人从正西正北东北三面遮天盖地拉着大网扑来。住在村中的骑兵部队,朝着一路敌人猛冲出去。我们改换便装同几十个村庄的群众,顺着人流朝东南跑,整天跑跑停停,粒米未入口,黑夜跑到饶阳县城西南一个很小的村庄,彻夜不能入睡。五月一日黎明,敌人又从后面压来将被圈住的几万群众追赶到宋家洼。我们识破了敌人竭泽而渔的鬼计,领了几位妇女冒称老百姓,从敌人西蒲疃据点冲出去,接着在野洼里闪躲奔逃了十多天。当敌人大修碉堡、普遍建立维持会的时候,我们即随同部分村干部回村坚持工作,用了几个夜晚的时间,集合了分散的民兵,刨出埋藏的武器,铲除了勾结敌人的特务汉奸,摧毁了北郝村大兴村一带的维持会。之后,跟当地区委在一起,教育党员,团结群众,开展地道斗争,抗击敌人的包围和“清剿”,胜利地坚持了该区艰苦的斗争。写这本小说的目的,就是想把这一段的生活和斗争,真实地记录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