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9章(1 / 2)
“农民起义只是一条导火索,其它在帝国改革运动中利益受损的角色此时正在观测风向,一旦他们认为民气可用,就会跳出来接管起义武装,凭借出身、财富、文化、才能、职业等方面的优势,很容易就能掌控起义军的领导权,到那时帝国面对的将是一股更难对付的力量,经过精英阶层改造的农民武装,将会变得更有战斗力,甚至亮出自己的政治纲领,那时候他们所图的就不仅仅是吃饱肚子,而是谋求政治权力。”
帕拉丁娜收到这封回信短短一周过后,罗兰信中的预言就在现实中得以验证。那些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封建领主、贵族、大地主和高级教士,相继公开发声对饥民表示同情,甚至还有一位教区司铎在面向饥民公开布道时做出如此露骨的宣称:
“生存是太阳神赋予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当暴政把你逼到走投无路时,不要忘记身后还有一条路,那就是犯罪,记住这并不可耻!”
这位任职于魔山行省的教堂司铎名叫闵采尔,在发表上述言论过后直接走下布道坛,走出他的教堂,走到街头聆听他布道的饥民当中,身体力行自己的理念,发誓放弃曾经拥有的一切财富与地位,与饥民们同生共死,抵抗行省首府派来镇压起义军的部队。
闵采尔司铎立刻成为该省叛乱武装的精神领袖,被追随者们高高举起,如同一位圣徒,高居于人流汇聚而成的波涛之上,向街道两侧的居民高声呼喊,邀请他们加入这支秉承神意、谋求生存的大军。
也许闵采尔司铎的确有着非凡的号召力,也许是那些暗中早已蠢蠢欲动的人们认为时机已经成熟。魔山行省有头有脸的贵族、地主、士绅和教士们相继站出来表态支持闵采尔司铎,有的为义军资助钱粮装备,有的亲自加入义军,成为闵采尔司铎的战友。
这支起义武装迅速壮大,短短一个月就席卷魔山行省,甚至效仿远东人打出“独立建国”的旗号。
“闵采尔大起义”发生在魔山行省,其实也不意外。亚珊帝国自古以来就有三个地方以“穷山恶水出刁民”闻名,其中就包括远东行省和魔山行省,后来远东干脆独立建国,才把科米行省这个野精灵作乱的“后起之秀”加进来充数。
“帝国未乱魔山先乱”,“帝国已平远东未平”,这是亚珊帝国故老相传的谚语,由此可知魔山行省的山民是何等的桀骜不驯。山民出身的闵采尔司铎,哪怕皈依了培罗教会,依旧不改桀骜秉性,在他身上集中体现出魔山土著的性格特征。
如果仅仅是魔山的暴民造反,亚珊圣城的掌权者们还不至于太担心。然而事态发展很快就超出了他们的预想,“龙宫”情报局截获一则密信,虽然目前还无法完全破译,但是种种征兆表明,已经有外国势力介入魔山叛乱,试图为闵采尔一党提供从物资、经费、装备、战术指导直至国际舆论的全面支持。
第1749章 旧制度与大革命【Ⅲ】
消息一经传出,帝国朝野为之震动。现在已经不是暴民作乱的问题了,穆勒首相在内阁会议上愤慨发言,公开指认闵采尔司铎是境外敌对势力扶植的代理人。
这让教廷一方的处境非常尴尬,因为闵采尔司铎成为叛党领袖之后并没有失去神恩,仍然是一位高阶培罗牧师,还不止一次公开施展神术治疗受伤的暴民。那么由此可见,培罗即便不同情闵采尔司铎领导的暴民武装,至少没有谴责的意思,教廷也就不方便附和政府的论调,公开指责闵采尔司铎是国外间谍或者叛教的异端了。
帕拉丁娜身为圣光教廷的高级圣职者,她对闵采尔司铎的态度也很矛盾,既为他公开造反感到愤怒,也为他有勇气领导暴民暗自钦佩。如果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她的态度无关紧要,可惜命运无常,六月里的一封调令,将她和她统率的“惩戒骑士团第一旅”派往魔山行省负责平息闵采尔叛乱。
帕拉丁娜万分不情愿的接下这桩苦差。如果说还有什么比镇压农民起义更让她感到厌恶,或许就是另有一支精锐部队配合此次军事行动——破法骑士团第二旅,旅长正是巴泽尔男爵。
↑返回顶部↑
帕拉丁娜收到这封回信短短一周过后,罗兰信中的预言就在现实中得以验证。那些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封建领主、贵族、大地主和高级教士,相继公开发声对饥民表示同情,甚至还有一位教区司铎在面向饥民公开布道时做出如此露骨的宣称:
“生存是太阳神赋予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当暴政把你逼到走投无路时,不要忘记身后还有一条路,那就是犯罪,记住这并不可耻!”
这位任职于魔山行省的教堂司铎名叫闵采尔,在发表上述言论过后直接走下布道坛,走出他的教堂,走到街头聆听他布道的饥民当中,身体力行自己的理念,发誓放弃曾经拥有的一切财富与地位,与饥民们同生共死,抵抗行省首府派来镇压起义军的部队。
闵采尔司铎立刻成为该省叛乱武装的精神领袖,被追随者们高高举起,如同一位圣徒,高居于人流汇聚而成的波涛之上,向街道两侧的居民高声呼喊,邀请他们加入这支秉承神意、谋求生存的大军。
也许闵采尔司铎的确有着非凡的号召力,也许是那些暗中早已蠢蠢欲动的人们认为时机已经成熟。魔山行省有头有脸的贵族、地主、士绅和教士们相继站出来表态支持闵采尔司铎,有的为义军资助钱粮装备,有的亲自加入义军,成为闵采尔司铎的战友。
这支起义武装迅速壮大,短短一个月就席卷魔山行省,甚至效仿远东人打出“独立建国”的旗号。
“闵采尔大起义”发生在魔山行省,其实也不意外。亚珊帝国自古以来就有三个地方以“穷山恶水出刁民”闻名,其中就包括远东行省和魔山行省,后来远东干脆独立建国,才把科米行省这个野精灵作乱的“后起之秀”加进来充数。
“帝国未乱魔山先乱”,“帝国已平远东未平”,这是亚珊帝国故老相传的谚语,由此可知魔山行省的山民是何等的桀骜不驯。山民出身的闵采尔司铎,哪怕皈依了培罗教会,依旧不改桀骜秉性,在他身上集中体现出魔山土著的性格特征。
如果仅仅是魔山的暴民造反,亚珊圣城的掌权者们还不至于太担心。然而事态发展很快就超出了他们的预想,“龙宫”情报局截获一则密信,虽然目前还无法完全破译,但是种种征兆表明,已经有外国势力介入魔山叛乱,试图为闵采尔一党提供从物资、经费、装备、战术指导直至国际舆论的全面支持。
第1749章 旧制度与大革命【Ⅲ】
消息一经传出,帝国朝野为之震动。现在已经不是暴民作乱的问题了,穆勒首相在内阁会议上愤慨发言,公开指认闵采尔司铎是境外敌对势力扶植的代理人。
这让教廷一方的处境非常尴尬,因为闵采尔司铎成为叛党领袖之后并没有失去神恩,仍然是一位高阶培罗牧师,还不止一次公开施展神术治疗受伤的暴民。那么由此可见,培罗即便不同情闵采尔司铎领导的暴民武装,至少没有谴责的意思,教廷也就不方便附和政府的论调,公开指责闵采尔司铎是国外间谍或者叛教的异端了。
帕拉丁娜身为圣光教廷的高级圣职者,她对闵采尔司铎的态度也很矛盾,既为他公开造反感到愤怒,也为他有勇气领导暴民暗自钦佩。如果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她的态度无关紧要,可惜命运无常,六月里的一封调令,将她和她统率的“惩戒骑士团第一旅”派往魔山行省负责平息闵采尔叛乱。
帕拉丁娜万分不情愿的接下这桩苦差。如果说还有什么比镇压农民起义更让她感到厌恶,或许就是另有一支精锐部队配合此次军事行动——破法骑士团第二旅,旅长正是巴泽尔男爵。
↑返回顶部↑
Backup site:https://i.powenw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