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2 / 3)
古往今来,国家事务,从来都需要大义名分。
即使碧空晴在威胁诸军团将官时直白地说自己要造反,也只能是对那些高级将领们说说而已。
面对天风帝国的战士,不可能用苍澜有可能会害他们而做造反的借口。莫须有的罪名,只能由上而下实施,由下至上,说你可能会杀我,我就要造反,这是行不通的。
至于说苍澜杀父篡位一事,其实并不合适公开,更不适合用来作为对苍澜的指控。不说这种事本身就缺乏证据,就算有证据又如何?人们总是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要比关心他人更多,苍澜如何上位的并不重要,重要的他上位后会做些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老百姓有时也是很短视的。只要日子还过得下去,谁也不愿意冒杀头的风险去支持反叛者。
天风帝国虽历经百年,但五任皇帝都尚算英明,治下有道,国力雄厚。老百姓过得安康,自然感恩戴德,轻易不会愿意造反,天风军士兵虽然崇拜浅水清,但要为了浅水清而做逆反之事,同样需要一个心理适应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新君继位,主帅立刻造反,就算他威望再高,由于师出无名,也必定不能让所有士兵和百姓信服,而且还会激发国内忠君保守派的强烈反弹。就算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获得胜利,也必定大伤国内元气,这绝对不利于日后的统治。曾经的燕王朱棣在夺权成功时,曾面临无数次地方反抗,被迫征战四方,便是最好的先例,这还是他皇子的待遇,更何况浅水清根本不是苍家后人,只能算是驸马。
浅水清熟读历史,太知道血统问题在旧世统治中的重要性,如果仅凭自己的威信和强大的军力,他要夺得国家不难,但在缺乏大义名分情况下进行的夺权,若想日后统治顺风顺水,却几乎是不可能的。历史上凡是权臣篡逆者,几乎每一个都遭遇过这种情况。王莽,武则天,朱棣,哪个不是如此?浅水清若步其后尘,结果只能是空得了天下,却使得国中大乱,匪乱四起,百姓遭殃,生灵涂炭,最终国势凋零。甚至步大梁帝国之后路,天风帝国再次分裂都有可能。
他浅水清可以在对敌作战时不讲人情,不讲信义,但那是因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敌仁慈是为对己残忍。对于未来自己治下的臣民若也如此,那便是地道的只为自己,不顾大局了。
他并不想让自己走到这一步,不想让后世评价:乱臣贼子,窃国而居,不想让大好江山因自己而毁于一旦。
因此,浅水清在这种情况下果断放弃权柄,任由苍澜折腾,虽然风险极大,随时有可能因此而死,但从政治角度考虑却是极成功的。只有苍澜彻底暴露自己的无能面目,导致国内群臣百姓离心离德,才有浅水清的可趁之机,“朝廷昏庸,陷害忠良,新君无德,丧权辱国,使忠臣蒙难,使国家蒙羞。士兵为保家国奋起抗争,力推浅帅重振天风雄威”绝对比“新君轼父篡位,主帅率兵谋反”这样的造反理由要来得有说服力的多。
由此可见,被逼上位与主动造反,有着性质上的截然不同。
因此必须让苍澜得意一阵子,待他将事情搞得乱七八糟,最后又因为迫害浅水清一事激发兵变后,所有的事情才能水到渠成。
尽管是同一件事,但事情只是颠倒一下顺序,性质便截然不同。以受害者的身份去做被迫还击,永远比以害人者的身份主动出击,在名义上要占许多优势。
更何况也只有这样,苍澜才会放下警惕,放松对云霓等人的看押。被他派出去援救家人的苏云等人才有下手的机会。
↑返回顶部↑
即使碧空晴在威胁诸军团将官时直白地说自己要造反,也只能是对那些高级将领们说说而已。
面对天风帝国的战士,不可能用苍澜有可能会害他们而做造反的借口。莫须有的罪名,只能由上而下实施,由下至上,说你可能会杀我,我就要造反,这是行不通的。
至于说苍澜杀父篡位一事,其实并不合适公开,更不适合用来作为对苍澜的指控。不说这种事本身就缺乏证据,就算有证据又如何?人们总是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要比关心他人更多,苍澜如何上位的并不重要,重要的他上位后会做些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老百姓有时也是很短视的。只要日子还过得下去,谁也不愿意冒杀头的风险去支持反叛者。
天风帝国虽历经百年,但五任皇帝都尚算英明,治下有道,国力雄厚。老百姓过得安康,自然感恩戴德,轻易不会愿意造反,天风军士兵虽然崇拜浅水清,但要为了浅水清而做逆反之事,同样需要一个心理适应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新君继位,主帅立刻造反,就算他威望再高,由于师出无名,也必定不能让所有士兵和百姓信服,而且还会激发国内忠君保守派的强烈反弹。就算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获得胜利,也必定大伤国内元气,这绝对不利于日后的统治。曾经的燕王朱棣在夺权成功时,曾面临无数次地方反抗,被迫征战四方,便是最好的先例,这还是他皇子的待遇,更何况浅水清根本不是苍家后人,只能算是驸马。
浅水清熟读历史,太知道血统问题在旧世统治中的重要性,如果仅凭自己的威信和强大的军力,他要夺得国家不难,但在缺乏大义名分情况下进行的夺权,若想日后统治顺风顺水,却几乎是不可能的。历史上凡是权臣篡逆者,几乎每一个都遭遇过这种情况。王莽,武则天,朱棣,哪个不是如此?浅水清若步其后尘,结果只能是空得了天下,却使得国中大乱,匪乱四起,百姓遭殃,生灵涂炭,最终国势凋零。甚至步大梁帝国之后路,天风帝国再次分裂都有可能。
他浅水清可以在对敌作战时不讲人情,不讲信义,但那是因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敌仁慈是为对己残忍。对于未来自己治下的臣民若也如此,那便是地道的只为自己,不顾大局了。
他并不想让自己走到这一步,不想让后世评价:乱臣贼子,窃国而居,不想让大好江山因自己而毁于一旦。
因此,浅水清在这种情况下果断放弃权柄,任由苍澜折腾,虽然风险极大,随时有可能因此而死,但从政治角度考虑却是极成功的。只有苍澜彻底暴露自己的无能面目,导致国内群臣百姓离心离德,才有浅水清的可趁之机,“朝廷昏庸,陷害忠良,新君无德,丧权辱国,使忠臣蒙难,使国家蒙羞。士兵为保家国奋起抗争,力推浅帅重振天风雄威”绝对比“新君轼父篡位,主帅率兵谋反”这样的造反理由要来得有说服力的多。
由此可见,被逼上位与主动造反,有着性质上的截然不同。
因此必须让苍澜得意一阵子,待他将事情搞得乱七八糟,最后又因为迫害浅水清一事激发兵变后,所有的事情才能水到渠成。
尽管是同一件事,但事情只是颠倒一下顺序,性质便截然不同。以受害者的身份去做被迫还击,永远比以害人者的身份主动出击,在名义上要占许多优势。
更何况也只有这样,苍澜才会放下警惕,放松对云霓等人的看押。被他派出去援救家人的苏云等人才有下手的机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