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5 / 7)
而内阁的官员增加了,是否下面书记和杂役之类也要相应增加?现在内阁处理政务的地方不够大,势必还要腾出另一处宫殿供他们办公之用,相应的也会多出许多杂事。
而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是由普通百姓来承担的。既然以前四个人足够,那就不用再添人,否则就是变相的劳民伤财。
不过李定宸旋即又提出来,可以让各部主官兼任阁臣,如此一来,自然也就不会劳民伤财了。
事实上现在朝廷运行,日常事务虽然由内阁三位阁老来负责,但是稍微大一点的事,就需要李定宸召集部阁重臣前来商议,实际上干的也是差不多的活儿,内阁扩员算是为他们正名。
有了阁臣的头衔,参预军国重事也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这话一说,赞同的声音更大,反对者的声音逐渐被压下去,眼看着事情就要成为定局,杜卓华便将枪口掉转,指向了李定宸。
相权归根到底分薄的是皇权,李定宸的这种做法,在杜卓华看来就是损人不利己。
所以他很快提出了一些更加细节的问题,比如内阁阁臣如何推选,而内阁商议出来的结果是否皇帝也无法反对,每一个问题都指向李定宸。若是他点头应下,以后他这个皇帝的权力便会大幅度的削减,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忍受这种情况。而如果他反对,之前造出来的势也就乱了。
但杜卓华不知道,这个问题,李定宸跟越罗曾经反复深入的探讨过。
中央集权已经被证明是有瑕疵的,一言决之听起来很爽,但对决策者的智慧和才干要求太高。而干强枝弱,主干若是除了问题,则可能会酿成大患。但如果权力太过分薄,就会导致尾大不掉,最终拖着整个王朝陪葬。
皇帝到底应该处于怎样的一个位置?
要有权力,但又不能太过集中,这是讨论的结果。
越罗也曾问过李定宸,难道就真舍得放开这样的权柄?但李定宸本来就不走寻常路,他最想做的、也是最有可能被朝臣反对的事——御驾亲征已经干完了,剩下的都可有可无。反倒是每天都扑在政事上少了许多私人时间,对于权力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看重。
虽然这么想有点儿对不住后世子孙,因为他们彻底失去了任性的资格。但反过来想,将更多的权力分薄出去,也就意味着就算皇帝不负责任,国家也能够如常运转。再出现任性的帝王,也不需要太过担忧。
而只要他能够放得开手,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也就不问自明了。
↑返回顶部↑
而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是由普通百姓来承担的。既然以前四个人足够,那就不用再添人,否则就是变相的劳民伤财。
不过李定宸旋即又提出来,可以让各部主官兼任阁臣,如此一来,自然也就不会劳民伤财了。
事实上现在朝廷运行,日常事务虽然由内阁三位阁老来负责,但是稍微大一点的事,就需要李定宸召集部阁重臣前来商议,实际上干的也是差不多的活儿,内阁扩员算是为他们正名。
有了阁臣的头衔,参预军国重事也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这话一说,赞同的声音更大,反对者的声音逐渐被压下去,眼看着事情就要成为定局,杜卓华便将枪口掉转,指向了李定宸。
相权归根到底分薄的是皇权,李定宸的这种做法,在杜卓华看来就是损人不利己。
所以他很快提出了一些更加细节的问题,比如内阁阁臣如何推选,而内阁商议出来的结果是否皇帝也无法反对,每一个问题都指向李定宸。若是他点头应下,以后他这个皇帝的权力便会大幅度的削减,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忍受这种情况。而如果他反对,之前造出来的势也就乱了。
但杜卓华不知道,这个问题,李定宸跟越罗曾经反复深入的探讨过。
中央集权已经被证明是有瑕疵的,一言决之听起来很爽,但对决策者的智慧和才干要求太高。而干强枝弱,主干若是除了问题,则可能会酿成大患。但如果权力太过分薄,就会导致尾大不掉,最终拖着整个王朝陪葬。
皇帝到底应该处于怎样的一个位置?
要有权力,但又不能太过集中,这是讨论的结果。
越罗也曾问过李定宸,难道就真舍得放开这样的权柄?但李定宸本来就不走寻常路,他最想做的、也是最有可能被朝臣反对的事——御驾亲征已经干完了,剩下的都可有可无。反倒是每天都扑在政事上少了许多私人时间,对于权力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看重。
虽然这么想有点儿对不住后世子孙,因为他们彻底失去了任性的资格。但反过来想,将更多的权力分薄出去,也就意味着就算皇帝不负责任,国家也能够如常运转。再出现任性的帝王,也不需要太过担忧。
而只要他能够放得开手,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也就不问自明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