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5 / 7)
她并不愿向世人披露当年的事,毕竟那都不是什么多光彩的事情。
在当时,乔大将军意外身死,最大的助力太长公主深受打击一蹶不振。皇帝手中兵力匮乏,臣心涣散人人自危,叔伯兄弟狼环虎伺,个个都在觊觎她们的位置。
为了保住已经到手的权势与荣华,她们可谓焦头烂额绞尽脑汁,直到霍家探得宁王盯上了她的嫡亲幼子,太后终于有了主意。
当今圣上是正经从先帝手中接任大统,无有过失民心尚存,宁王再张狂也绝不敢明目张胆掀竿造反。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他要抓人,人便让他抓,只要磨到乔家军回京护驾,未必能让宁王得逞,反而能够趁势反咬一口。
当然,自己的亲儿子肯定是不能动的。那么问题就在于应该去哪找个听话的,又不容易引人怀疑的替代品?
太后会想到蓝家,纯属机缘巧合。
她的幼子自小极好乐理,为了满足他的要求,太后曾邀请从前在自己身边担任宫廷乐师的白夫人入宫授教。而她正是从白夫人口中无意间的抱怨得知,不知因何缘由蓝家少子不按规矩,频频出入馨艺园,给园内带来了不少困扰。
白夫人的抱怨是说给太后听的,因为那位是皇后的弟弟,她不好出面得罪皇后,只好向太后出言提点。假如太后有心,自会为她作主的。
这是白夫人的无意之举,却招来太后的有心惦记。
池镜是先帝最小的儿子,因之身体孱弱鲜少出来露脸,知道他的人很多,见过他的人却寥寥无几。太后想到,皇后蓝氏这位弟弟正好与池镜年纪相近,因之种种原因,也是极少在人前抛头露脸,鲜为人知。
如果将两人放在一起,未必有人认得出是谁与谁来,如果这个地方恰好便是馨艺园,掳错了人再顺水推舟,给外人解释,似乎就挺合情合理。
遥记当年太子选妃,太子相中了蓝家的二姑娘,无论如何非她不娶。太后的应许夹带私心,一方面为了驯服太子,一方面也为了巩固霍家势力。
那个时候太后已经拥有太长公主与乔将军的助力,她不愿给太子招来太强势的外家,以避免将来两家外戚互相碰撞争锋相对。
蓝家是没落的望族,祖上曾经显赫一时,可惜历经数代更替风霜变故,形势早已大不如从前,自然不能与霍家匹比抗衡,相对也就安全得多。
既选了儿子喜欢的安抚他,又能力保霍家作为外戚的斐然地位,在太后看来挑选蓝家最合适不过。同时,太后满以为落魄贵族出身的蓝家女儿必然感激她的扶持,今后也将以她马首是瞻,如此一来内宫大权依旧能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返回顶部↑
在当时,乔大将军意外身死,最大的助力太长公主深受打击一蹶不振。皇帝手中兵力匮乏,臣心涣散人人自危,叔伯兄弟狼环虎伺,个个都在觊觎她们的位置。
为了保住已经到手的权势与荣华,她们可谓焦头烂额绞尽脑汁,直到霍家探得宁王盯上了她的嫡亲幼子,太后终于有了主意。
当今圣上是正经从先帝手中接任大统,无有过失民心尚存,宁王再张狂也绝不敢明目张胆掀竿造反。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他要抓人,人便让他抓,只要磨到乔家军回京护驾,未必能让宁王得逞,反而能够趁势反咬一口。
当然,自己的亲儿子肯定是不能动的。那么问题就在于应该去哪找个听话的,又不容易引人怀疑的替代品?
太后会想到蓝家,纯属机缘巧合。
她的幼子自小极好乐理,为了满足他的要求,太后曾邀请从前在自己身边担任宫廷乐师的白夫人入宫授教。而她正是从白夫人口中无意间的抱怨得知,不知因何缘由蓝家少子不按规矩,频频出入馨艺园,给园内带来了不少困扰。
白夫人的抱怨是说给太后听的,因为那位是皇后的弟弟,她不好出面得罪皇后,只好向太后出言提点。假如太后有心,自会为她作主的。
这是白夫人的无意之举,却招来太后的有心惦记。
池镜是先帝最小的儿子,因之身体孱弱鲜少出来露脸,知道他的人很多,见过他的人却寥寥无几。太后想到,皇后蓝氏这位弟弟正好与池镜年纪相近,因之种种原因,也是极少在人前抛头露脸,鲜为人知。
如果将两人放在一起,未必有人认得出是谁与谁来,如果这个地方恰好便是馨艺园,掳错了人再顺水推舟,给外人解释,似乎就挺合情合理。
遥记当年太子选妃,太子相中了蓝家的二姑娘,无论如何非她不娶。太后的应许夹带私心,一方面为了驯服太子,一方面也为了巩固霍家势力。
那个时候太后已经拥有太长公主与乔将军的助力,她不愿给太子招来太强势的外家,以避免将来两家外戚互相碰撞争锋相对。
蓝家是没落的望族,祖上曾经显赫一时,可惜历经数代更替风霜变故,形势早已大不如从前,自然不能与霍家匹比抗衡,相对也就安全得多。
既选了儿子喜欢的安抚他,又能力保霍家作为外戚的斐然地位,在太后看来挑选蓝家最合适不过。同时,太后满以为落魄贵族出身的蓝家女儿必然感激她的扶持,今后也将以她马首是瞻,如此一来内宫大权依旧能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