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2 / 3)
此外,都城中还有大量流动的个体手工业者。他们多从事修理加工等较小的行业,如修鞋补帽、洗毡淘井等。南宋临安的个体工匠行当极多,包括剪花、糊刷、做篮、穿珠,做香袋、风筝,做烟火、泥人、面具等等,每一行业都有几十人。
都城是全国商品消费能力最强的地区,顺应这一需要,它也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商业相当发达。唐长安的东市和西市为商品荟萃集中之处。从价值连城的西域珍宝到日用杂物,无所不有。东市有220行,分别出售某类商品。据来唐的日本僧人圆仁记载:会昌三年(公元843年)6月27日“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二十四行四千余家,官私货物、金银绢药等总烧尽”(《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可见商店和货物之多。西市有衣肆、坟典肆、药材肆、波斯邸、绢行、秤行、帛行、麸行、寄附铺等各种行业,商业活动比东市要繁盛。东西两市的店肆应不下万家,从商人员至少数万人。
唐宋之际,都城的商品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各种行业的商人联合组成“行”和“市”,使得长安沿河近桥或城门口的内外,出现许多新的经营日用品的“行”或“市”,逐渐形成以“行”或“市”为中心的街市。同时,酒楼和茶坊也获得发展,逐渐形成以二者为中心的街市。于是,新的行市和街市取代了旧有的封闭式的东市和西市。随着旧“市”的瓦解和街市的兴起和发展,居民区与商业区交叉存在,逐渐连成一片。到了五代后周时期,开封城取消封闭式的坊墙,城市商业活动不受市界、坊界和时间的限制,更加繁荣。
北宋时,进入开封的外地商品,主要是粮食、布帛、煤炭等生活资料,奢侈品已退居次要地位,它不只是为城中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服务,而主要是为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服务了。此外,一部分外地商品经此再转运北方、西北和浙江、江西等地。数不清的大小商店鳞次栉比地排列在开封城内的大街小巷上,几乎整个城市的街道都有商业活动。饮食业最为繁盛,不仅有各种地方性的食店,如北食店、南食店、川饭店,而且设有各种分门别类的饮食店。酒楼星罗棋布,小吃摊比比皆是。当时最大的酒楼名白矾楼,在里面喝酒的常有上千人。时人赋诗说:“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矾)楼。”(刘子军《屏山集》卷一八《汴京纪事》)由于饮食网点多,服务周到,以致相当一部分百姓往往只于食店买饮食吃,而不是自己烧饭菜。唐代长安只有“市”上有书肆,而北宋不仅相国寺集市上有专售书籍古玩的场所,在相国寺的东门大街也设有许多书铺,书店业也成立行市,称“文字行”。
商业活动除了白天进行,还有夜市和早市。夜市从入夜开始,至三更尽或四更鼓罢结束,但最热闹的地方和中秋节之夜,则通宵不绝。早市从每日五更开始。此外,还有定期集市、季节性集市和同行业集市。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相当活跃。高利贷资本主要经营典当业,称之为质库,当时开封城内的富商大贾、官府、寺院纷纷经营这种以物品作抵押的放款业务。
明代初期曾在北京皇城四门、钟鼓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一带兴修几千间民房和店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货,称之为“廊房”,以鼓励发展工商业。正阳门至大明门前的棋盘街,百货云集,最为热闹,行人摩肩接踵,终日喧闹不已。城内还有米市、猪市、骡马市、驴市、羊市、果子市等行业集市。在隆福寺、护国寺、东岳庙、城隍庙等寺庙,定期举行的庙会也成了物资交流的中心。东华门外的灯市,是每年正月初八至十八日上元放灯的地方。每逢放灯日期,白天为市,晚上放灯,二里长街,店铺林立,全国各省的商人皆在此经销本地的商品。
为了保证都城的粮食和副食品供应,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都城所在地区的农业生产。一般在开国初年京畿人口稀少、经济残破时,统治者都要采取某些减免赋税的措施,招徕人口到这一带垦种。在某些朝代,都城所在地区还是全国水利建设的重点。汉武帝时,在关中开凿白渠、漕渠、六辅渠和成国渠等许多渠道,加上原有的郑国渠,基本上形成浇灌关中平原农田的水利网,促进了京师农业的发展。此外,某些新的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也是首先在首都所在地区推广使用的。汉代赵过发明的代田法这一用力少而收获多的耕作技术,便首先在长安附近开始推行。
古代在都城周围往往要建立一系列城镇,对都城的繁华起烘云托月的作用。这些都城周围的城市及其外围地带,在行政上大多归首都管辖。例如,西汉定都长安,划京兆尹12县为直辖区。京兆尹外又有左冯翊、右扶凤两个郡级单位,构成拱卫首都、服务首都的京畿地区,起到稳定首都政治、经济的作用。
古代都城,主要是作为政治和军事中心而存在的,城内外的相当一部分人是纯粹的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因此,都城大部分的消费品,都需要外地提供。全国各地不仅要向中央贡献珍鲜异物、土特名产,交赋纳税,还需要将大量的商品源源不断输送到都城,这就要求首都有一个伸向全国各地的交通网络。因此,各朝代往往都将都城建成全国交通中心。秦始皇刚统一天下,就开辟了通向全国各地的驰道,东达山东半岛,西至今甘肃临洮,北出今内蒙古河套和河北北部,南到今广州一带,并和其他大小道路衔接,构成以首都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汉唐继承了这一体系并进一步扩大完善,其西面一直通向今新疆及其以西地区。开封的水陆交通条件十分优越,是全国首屈一指的交通中心。汉唐的长安、元明清的北京都是全国重要的交通中心。
水路交通往往比陆路交通更为重要,首都所需的大量物资主要依赖航运。为此,历代都十分重视发展水上交通,将首都与全国水路交通网沟通。汉唐定都长安,在关中开凿连接长安与黄河的漕渠。隋炀帝定都洛阳,在营建洛阳的同时就着手修建大运河,形成以洛阳为中心的水运网,南通今杭州,北达今北京,西经黄河可达长安。此后,大运河就成了历代王朝南北交通的命脉。元代都城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而漕粮和物资依赖于南方,为改变南粮北运的困难状况,元世祖期间修成南起杭州北达北京的京杭大运河。明清继都北京,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京杭大运河达于极盛,直至清末才趋于衰败。
第十章 京华一瞥:都城的文化
都城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这里设有全国最高学府和各类专科学校,建有藏书丰富的国家图书馆和各种学术研究机构。文人秀士荟萃,各类艺术家和科学家也多汇集这里,文学艺术繁荣,文化生活比其他城市丰富,古代重要的科技成果不少产生于此。
古代的教育事业分政府办的官学和民间办的私学两种。官府设学,在秦以前已有,不过当时教育对象限于贵族子弟,人数也比较少。西汉武帝时,各级文化教育机构开始完善,在首都设立了全国最高学府太学,相当于今天的大学。唐代除设太学外,还在首都设国子学、广文馆、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各类专科学校,通常有学生二三千人,上设国子监进行管辖。此后,历代在首都皆设国子监和各类专门学校。
此外,都城还有地方办的州县学,以及民间设立的,称作家塾、会馆、书会等教育平民子弟的私立学校。南宋的临安甚至每一里巷就有一二所私学,朗朗读书声,随处可闻。
选拔和任用官吏是历代政治的重要内容。战国时代各国选用官吏,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条是“军功”,即提拔作战勇敢的人;另一条则是“养士”,即把一批有学问有才干的人供养在自己的身边。燕昭王修筑黄金台,礼聘天下贤士。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稷下学宫,招集天下贤士百千人,给以优厚的待遇。除了国王,一些国家的大贵族,例如齐国孟尝君和楚国春申君,也都养了一大批士,这些贵族有的住在都城,也有的不住在都城,但都城无疑是士最集中的地方。
↑返回顶部↑
都城是全国商品消费能力最强的地区,顺应这一需要,它也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商业相当发达。唐长安的东市和西市为商品荟萃集中之处。从价值连城的西域珍宝到日用杂物,无所不有。东市有220行,分别出售某类商品。据来唐的日本僧人圆仁记载:会昌三年(公元843年)6月27日“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二十四行四千余家,官私货物、金银绢药等总烧尽”(《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可见商店和货物之多。西市有衣肆、坟典肆、药材肆、波斯邸、绢行、秤行、帛行、麸行、寄附铺等各种行业,商业活动比东市要繁盛。东西两市的店肆应不下万家,从商人员至少数万人。
唐宋之际,都城的商品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各种行业的商人联合组成“行”和“市”,使得长安沿河近桥或城门口的内外,出现许多新的经营日用品的“行”或“市”,逐渐形成以“行”或“市”为中心的街市。同时,酒楼和茶坊也获得发展,逐渐形成以二者为中心的街市。于是,新的行市和街市取代了旧有的封闭式的东市和西市。随着旧“市”的瓦解和街市的兴起和发展,居民区与商业区交叉存在,逐渐连成一片。到了五代后周时期,开封城取消封闭式的坊墙,城市商业活动不受市界、坊界和时间的限制,更加繁荣。
北宋时,进入开封的外地商品,主要是粮食、布帛、煤炭等生活资料,奢侈品已退居次要地位,它不只是为城中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服务,而主要是为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服务了。此外,一部分外地商品经此再转运北方、西北和浙江、江西等地。数不清的大小商店鳞次栉比地排列在开封城内的大街小巷上,几乎整个城市的街道都有商业活动。饮食业最为繁盛,不仅有各种地方性的食店,如北食店、南食店、川饭店,而且设有各种分门别类的饮食店。酒楼星罗棋布,小吃摊比比皆是。当时最大的酒楼名白矾楼,在里面喝酒的常有上千人。时人赋诗说:“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矾)楼。”(刘子军《屏山集》卷一八《汴京纪事》)由于饮食网点多,服务周到,以致相当一部分百姓往往只于食店买饮食吃,而不是自己烧饭菜。唐代长安只有“市”上有书肆,而北宋不仅相国寺集市上有专售书籍古玩的场所,在相国寺的东门大街也设有许多书铺,书店业也成立行市,称“文字行”。
商业活动除了白天进行,还有夜市和早市。夜市从入夜开始,至三更尽或四更鼓罢结束,但最热闹的地方和中秋节之夜,则通宵不绝。早市从每日五更开始。此外,还有定期集市、季节性集市和同行业集市。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相当活跃。高利贷资本主要经营典当业,称之为质库,当时开封城内的富商大贾、官府、寺院纷纷经营这种以物品作抵押的放款业务。
明代初期曾在北京皇城四门、钟鼓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一带兴修几千间民房和店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货,称之为“廊房”,以鼓励发展工商业。正阳门至大明门前的棋盘街,百货云集,最为热闹,行人摩肩接踵,终日喧闹不已。城内还有米市、猪市、骡马市、驴市、羊市、果子市等行业集市。在隆福寺、护国寺、东岳庙、城隍庙等寺庙,定期举行的庙会也成了物资交流的中心。东华门外的灯市,是每年正月初八至十八日上元放灯的地方。每逢放灯日期,白天为市,晚上放灯,二里长街,店铺林立,全国各省的商人皆在此经销本地的商品。
为了保证都城的粮食和副食品供应,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都城所在地区的农业生产。一般在开国初年京畿人口稀少、经济残破时,统治者都要采取某些减免赋税的措施,招徕人口到这一带垦种。在某些朝代,都城所在地区还是全国水利建设的重点。汉武帝时,在关中开凿白渠、漕渠、六辅渠和成国渠等许多渠道,加上原有的郑国渠,基本上形成浇灌关中平原农田的水利网,促进了京师农业的发展。此外,某些新的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也是首先在首都所在地区推广使用的。汉代赵过发明的代田法这一用力少而收获多的耕作技术,便首先在长安附近开始推行。
古代在都城周围往往要建立一系列城镇,对都城的繁华起烘云托月的作用。这些都城周围的城市及其外围地带,在行政上大多归首都管辖。例如,西汉定都长安,划京兆尹12县为直辖区。京兆尹外又有左冯翊、右扶凤两个郡级单位,构成拱卫首都、服务首都的京畿地区,起到稳定首都政治、经济的作用。
古代都城,主要是作为政治和军事中心而存在的,城内外的相当一部分人是纯粹的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因此,都城大部分的消费品,都需要外地提供。全国各地不仅要向中央贡献珍鲜异物、土特名产,交赋纳税,还需要将大量的商品源源不断输送到都城,这就要求首都有一个伸向全国各地的交通网络。因此,各朝代往往都将都城建成全国交通中心。秦始皇刚统一天下,就开辟了通向全国各地的驰道,东达山东半岛,西至今甘肃临洮,北出今内蒙古河套和河北北部,南到今广州一带,并和其他大小道路衔接,构成以首都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汉唐继承了这一体系并进一步扩大完善,其西面一直通向今新疆及其以西地区。开封的水陆交通条件十分优越,是全国首屈一指的交通中心。汉唐的长安、元明清的北京都是全国重要的交通中心。
水路交通往往比陆路交通更为重要,首都所需的大量物资主要依赖航运。为此,历代都十分重视发展水上交通,将首都与全国水路交通网沟通。汉唐定都长安,在关中开凿连接长安与黄河的漕渠。隋炀帝定都洛阳,在营建洛阳的同时就着手修建大运河,形成以洛阳为中心的水运网,南通今杭州,北达今北京,西经黄河可达长安。此后,大运河就成了历代王朝南北交通的命脉。元代都城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而漕粮和物资依赖于南方,为改变南粮北运的困难状况,元世祖期间修成南起杭州北达北京的京杭大运河。明清继都北京,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京杭大运河达于极盛,直至清末才趋于衰败。
第十章 京华一瞥:都城的文化
都城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这里设有全国最高学府和各类专科学校,建有藏书丰富的国家图书馆和各种学术研究机构。文人秀士荟萃,各类艺术家和科学家也多汇集这里,文学艺术繁荣,文化生活比其他城市丰富,古代重要的科技成果不少产生于此。
古代的教育事业分政府办的官学和民间办的私学两种。官府设学,在秦以前已有,不过当时教育对象限于贵族子弟,人数也比较少。西汉武帝时,各级文化教育机构开始完善,在首都设立了全国最高学府太学,相当于今天的大学。唐代除设太学外,还在首都设国子学、广文馆、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各类专科学校,通常有学生二三千人,上设国子监进行管辖。此后,历代在首都皆设国子监和各类专门学校。
此外,都城还有地方办的州县学,以及民间设立的,称作家塾、会馆、书会等教育平民子弟的私立学校。南宋的临安甚至每一里巷就有一二所私学,朗朗读书声,随处可闻。
选拔和任用官吏是历代政治的重要内容。战国时代各国选用官吏,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条是“军功”,即提拔作战勇敢的人;另一条则是“养士”,即把一批有学问有才干的人供养在自己的身边。燕昭王修筑黄金台,礼聘天下贤士。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稷下学宫,招集天下贤士百千人,给以优厚的待遇。除了国王,一些国家的大贵族,例如齐国孟尝君和楚国春申君,也都养了一大批士,这些贵族有的住在都城,也有的不住在都城,但都城无疑是士最集中的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