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 / 3)
到了封建社会的后期,都城开始用砖建筑城墙。这一变化大约最早开始于我国南方地区。从唐末五代开始,南方的一些较大城市,例如成都、苏州和福州,相继用砖来筑城。砖建的城墙无疑比用土夯成的城墙牢固一些,并且不怕雨水,因此,宋元以来主要城市都采用用砖建城墙的方法。都城作为政治中心在此方面自然不甘落后。明代的南京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用砖砌的都城,用每块重约20公斤,统一规格的大型城砖包着城墙的外层,因而相当牢固,此后北京城也采用了这种做法。
第二节 街道与建筑物
春秋战国时的若干都城已有了规划严整、比较整齐的街道。西汉长安因就秦旧离宫建设,因而形成不规则的平面,道路显得零乱,但主要街道仍作丁字或十字相交,街道都是直线,采取正东正北的方向,通向城门。城中有八条主要街道,其中贯通南北的安门内大街长达五公里,宽约50米。此大街中间20米是皇帝专用的驰道,两侧有沟,沟外两侧又各有宽13米的街道。
自东汉末曹操修建邺城以后,都城大多采用类似棋盘的规则平面布局,并往往有一条横穿城市的中心大街。它的街面特别宽广,一般南北向,起自外郭正门,经皇城正门,尔后再穿过宫城正门直抵北城墙正中。这条中心大街,相当于城市布局的中轴线,全城所有的建筑物皆以其为基准,大致对称分布在中轴线两侧。早在战国时代邯郸的赵王城和燕下都,已经有了在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展开建筑物的布局方法,曹魏邺城使这种布局更加明确。这种城市布局形式造成一种左右对揖朝向正中宫城的气势,突出帝王无上的权威,因此,自曹魏邺都以后,便被历代所采用,成为我国古代都城街道和建筑物布局的主要形式,而以隋唐长安城和元大都城最为典型。
隋唐长安城的中轴线是朱雀门大街,一称承天门大街。南端始自外郭城正中的明德门,往北穿过皇城正南门朱雀门、宫城正南门承天门,笔直贯穿全城南北。包括此街在内的11条南北向大街、14条东西向大街构成整齐的道路网,将全城划为若干个棋盘格,白居易赋诗“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正是这种整齐划一的棋盘式格局的写照。全城以朱雀门大街为中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属万年县,西属长安县。太极宫(皇帝听政和居住的宫室)坐落在中轴线北端。皇城中百官办公的衙署尚书省、太仆寺、御史台、鸿胪寺、都水监和左右千牛卫等都以朱雀门大街为轴并列对置。皇城东南角有太庙,西南角有社稷坛。居民区也以朱雀门大街为轴,分成东西相等的两部分。皇城及宫城东西各12坊,皇城以南朱雀门大街东西各43坊(其中东南隅为曲江池,若减去则东面少一坊)。商业区“市”也分为东市和西市,分属万年县和长安县,分列东西两侧。
隋唐长安城的规划和兴建充分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全盛时期的宏大气魄,对我国以后的都城建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为隋唐时代的边疆区域政权和邻国所仿效。渤海国上京城和日本的平安京、平城京都是模仿隋唐长安城而建造的。
在我国历代的都城建设中,元大都城主要建筑物的布局,可以说是最接近于《周礼·考工记》前朝(朝廷)、后市(市场)、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的设计要求。皇城和宫城位于城市的南部居中。城市中轴线南起丽正门,经皇城灵星门、宫城崇天门、大明殿、延春阁、厚载门,经万宁桥,至中心阁(今鼓楼以北)西的“中心台”。外郭城的南面有三个城门,正南称丽正门,东称文明门,西称顺承门。后两个城门内各有一条笔直的干道,一线引直,直达城的北部,并且两座城门之间(除少数例外)也都加辟干道一条。这些干道纵横交错,包括顺城街在内共计南北干道各九条,形成棋盘式的格局。仅在“中心台”向西,沿着积水潭的东北岸,开辟一条斜街,以满足这里因位居通惠河的终点交通和商业发展的需要。街道笔直,据说从一端可以望见另一端,从这一门可以望见对面那一门。街道之间普遍排列有平行的小街和胡同。由于北京冬天风大,天气较冷,街道和胡同都以东西向为主,居民的住宅分布在各条街道和胡同的南北两侧。这样,就使每家住宅都可以建立起坐北朝南的主要厅堂和卧室,便于日照取暖和通风采光。
1.宫殿 2.太庙 3.社稷坛 4.钟鼓楼 5.太液池琼华岛 6.文庙 7.国子监 8.衙署 9.仓库 10.寺庙 11.积水潭元大都城示意图(根据《中国七大古都》)
明代北京城的内城布局大体沿用元大都的规划。内城南面正南、东和西的三个城门,分别改名正阳门(又称前门)、崇文门和宣武门,自后两个城门向北各有一条宽阔大道,直达内城北部与东直门、西直门两条大街相交。街巷主要分布在皇宫衙署的两侧,街道和胡同的展开形式变化不大。
不过,隋唐长安城和元大都城那种严格整齐对称的形式,只适用于完全新建并且地形平整的都城,其他改建或虽系新建但受山丘河流限制的都城,在采用这种布局时大多需因地制宜加以变通。明代南京城中有许多山丘河流,又部分沿用了南唐和宋代旧城墙,布局便不规则。
第三节 居民区和商业区
从西周直到秦汉,都城中居民聚居的基本单位,叫作“里”,面积大约有一平方里。里的外面设围墙,只有一个门用于居民出入,由专人保管钥匙,每天按时开关。里设里官,每天派一位工作人员坐在里门旁边的门房中监视出入的人,凡出入不遵守时间,穿着衣服不合适,行动不合常规的,都要随时报告。不过,汉代长安也有高官的住宅不由里门出入,面临街道开门,这种住宅叫作“第”。
北魏时,开始用“坊”代替“里”的叫法。迁都洛阳时,曾经征发了大量的劳动力,一次筑成320个坊,并且坊的规格大多相同。坊都是正方形,四面各开一门。每坊设有里正二人和里吏四人,并设门士八人监督观察出入各门的人。
隋唐长安城坊的规划严整,平面近于方形,一般东西502米,南北510—560米,周围用高大的夯土墙包围。大坊四面开门,中间有十字街,坊内再分成四个小区,每区又有十字形小巷,称作“曲”。另有四列小坊,只有东、西二门和一条横街。各坊设里正和里卒管理。政府规定,坊门早晚都要按时开关,以击鼓600下为号。闭门之后居民就不得再到街上行走,否则就是犯禁,按照法律要受到鞭笞20下的处罚。只有病人和办丧事的人,经过批准以后才可以在夜间出入坊门。这种制度执行得很严格,所谓“六街鼓绝行人歇,九衢[qu渠]茫茫空有月”即是对此情景的写照。自唐玄宗以后,为了庆祝上元节,规定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的夜晚可以开坊门,允许百姓在街道上燃灯游戏。西汉到北魏时,高官的甲第都不造在里中而沿街开门,而在隋唐的长安,无论官吏和平民的住宅一律都造在坊中,从而达到了古代都城封闭式结构的顶峰。
早在春秋时代,中原一些国家的都城已出现特设的商业区——“市”,齐景公就曾因为臣子晏婴的住宅靠近市,过于吵闹,要予以更换。战国时市已很多。到西汉长安时,明确记载的便有九市,市内不仅有商业区,而且有手工业作坊。魏晋洛阳有三市,分别在城西、城东和城南,比汉长安更为集中。隋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据对西市的发掘,南北略长,东西稍短,各在千米上下,周围筑墙,沿墙有街,中间有“井”字型街,通向四面的八个门,把全市分成九个长方形区域,市中央设市署和平准局等管理机构。
↑返回顶部↑
第二节 街道与建筑物
春秋战国时的若干都城已有了规划严整、比较整齐的街道。西汉长安因就秦旧离宫建设,因而形成不规则的平面,道路显得零乱,但主要街道仍作丁字或十字相交,街道都是直线,采取正东正北的方向,通向城门。城中有八条主要街道,其中贯通南北的安门内大街长达五公里,宽约50米。此大街中间20米是皇帝专用的驰道,两侧有沟,沟外两侧又各有宽13米的街道。
自东汉末曹操修建邺城以后,都城大多采用类似棋盘的规则平面布局,并往往有一条横穿城市的中心大街。它的街面特别宽广,一般南北向,起自外郭正门,经皇城正门,尔后再穿过宫城正门直抵北城墙正中。这条中心大街,相当于城市布局的中轴线,全城所有的建筑物皆以其为基准,大致对称分布在中轴线两侧。早在战国时代邯郸的赵王城和燕下都,已经有了在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展开建筑物的布局方法,曹魏邺城使这种布局更加明确。这种城市布局形式造成一种左右对揖朝向正中宫城的气势,突出帝王无上的权威,因此,自曹魏邺都以后,便被历代所采用,成为我国古代都城街道和建筑物布局的主要形式,而以隋唐长安城和元大都城最为典型。
隋唐长安城的中轴线是朱雀门大街,一称承天门大街。南端始自外郭城正中的明德门,往北穿过皇城正南门朱雀门、宫城正南门承天门,笔直贯穿全城南北。包括此街在内的11条南北向大街、14条东西向大街构成整齐的道路网,将全城划为若干个棋盘格,白居易赋诗“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正是这种整齐划一的棋盘式格局的写照。全城以朱雀门大街为中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属万年县,西属长安县。太极宫(皇帝听政和居住的宫室)坐落在中轴线北端。皇城中百官办公的衙署尚书省、太仆寺、御史台、鸿胪寺、都水监和左右千牛卫等都以朱雀门大街为轴并列对置。皇城东南角有太庙,西南角有社稷坛。居民区也以朱雀门大街为轴,分成东西相等的两部分。皇城及宫城东西各12坊,皇城以南朱雀门大街东西各43坊(其中东南隅为曲江池,若减去则东面少一坊)。商业区“市”也分为东市和西市,分属万年县和长安县,分列东西两侧。
隋唐长安城的规划和兴建充分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全盛时期的宏大气魄,对我国以后的都城建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为隋唐时代的边疆区域政权和邻国所仿效。渤海国上京城和日本的平安京、平城京都是模仿隋唐长安城而建造的。
在我国历代的都城建设中,元大都城主要建筑物的布局,可以说是最接近于《周礼·考工记》前朝(朝廷)、后市(市场)、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的设计要求。皇城和宫城位于城市的南部居中。城市中轴线南起丽正门,经皇城灵星门、宫城崇天门、大明殿、延春阁、厚载门,经万宁桥,至中心阁(今鼓楼以北)西的“中心台”。外郭城的南面有三个城门,正南称丽正门,东称文明门,西称顺承门。后两个城门内各有一条笔直的干道,一线引直,直达城的北部,并且两座城门之间(除少数例外)也都加辟干道一条。这些干道纵横交错,包括顺城街在内共计南北干道各九条,形成棋盘式的格局。仅在“中心台”向西,沿着积水潭的东北岸,开辟一条斜街,以满足这里因位居通惠河的终点交通和商业发展的需要。街道笔直,据说从一端可以望见另一端,从这一门可以望见对面那一门。街道之间普遍排列有平行的小街和胡同。由于北京冬天风大,天气较冷,街道和胡同都以东西向为主,居民的住宅分布在各条街道和胡同的南北两侧。这样,就使每家住宅都可以建立起坐北朝南的主要厅堂和卧室,便于日照取暖和通风采光。
1.宫殿 2.太庙 3.社稷坛 4.钟鼓楼 5.太液池琼华岛 6.文庙 7.国子监 8.衙署 9.仓库 10.寺庙 11.积水潭元大都城示意图(根据《中国七大古都》)
明代北京城的内城布局大体沿用元大都的规划。内城南面正南、东和西的三个城门,分别改名正阳门(又称前门)、崇文门和宣武门,自后两个城门向北各有一条宽阔大道,直达内城北部与东直门、西直门两条大街相交。街巷主要分布在皇宫衙署的两侧,街道和胡同的展开形式变化不大。
不过,隋唐长安城和元大都城那种严格整齐对称的形式,只适用于完全新建并且地形平整的都城,其他改建或虽系新建但受山丘河流限制的都城,在采用这种布局时大多需因地制宜加以变通。明代南京城中有许多山丘河流,又部分沿用了南唐和宋代旧城墙,布局便不规则。
第三节 居民区和商业区
从西周直到秦汉,都城中居民聚居的基本单位,叫作“里”,面积大约有一平方里。里的外面设围墙,只有一个门用于居民出入,由专人保管钥匙,每天按时开关。里设里官,每天派一位工作人员坐在里门旁边的门房中监视出入的人,凡出入不遵守时间,穿着衣服不合适,行动不合常规的,都要随时报告。不过,汉代长安也有高官的住宅不由里门出入,面临街道开门,这种住宅叫作“第”。
北魏时,开始用“坊”代替“里”的叫法。迁都洛阳时,曾经征发了大量的劳动力,一次筑成320个坊,并且坊的规格大多相同。坊都是正方形,四面各开一门。每坊设有里正二人和里吏四人,并设门士八人监督观察出入各门的人。
隋唐长安城坊的规划严整,平面近于方形,一般东西502米,南北510—560米,周围用高大的夯土墙包围。大坊四面开门,中间有十字街,坊内再分成四个小区,每区又有十字形小巷,称作“曲”。另有四列小坊,只有东、西二门和一条横街。各坊设里正和里卒管理。政府规定,坊门早晚都要按时开关,以击鼓600下为号。闭门之后居民就不得再到街上行走,否则就是犯禁,按照法律要受到鞭笞20下的处罚。只有病人和办丧事的人,经过批准以后才可以在夜间出入坊门。这种制度执行得很严格,所谓“六街鼓绝行人歇,九衢[qu渠]茫茫空有月”即是对此情景的写照。自唐玄宗以后,为了庆祝上元节,规定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的夜晚可以开坊门,允许百姓在街道上燃灯游戏。西汉到北魏时,高官的甲第都不造在里中而沿街开门,而在隋唐的长安,无论官吏和平民的住宅一律都造在坊中,从而达到了古代都城封闭式结构的顶峰。
早在春秋时代,中原一些国家的都城已出现特设的商业区——“市”,齐景公就曾因为臣子晏婴的住宅靠近市,过于吵闹,要予以更换。战国时市已很多。到西汉长安时,明确记载的便有九市,市内不仅有商业区,而且有手工业作坊。魏晋洛阳有三市,分别在城西、城东和城南,比汉长安更为集中。隋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据对西市的发掘,南北略长,东西稍短,各在千米上下,周围筑墙,沿墙有街,中间有“井”字型街,通向四面的八个门,把全市分成九个长方形区域,市中央设市署和平准局等管理机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