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2 / 7)
公元351年5月,冉闵攻破襄国,杀了石祗。石琨携全家逃往东晋国都建邺。实在不知道他怎么想的,这完全就等于换个地方死。果不其然,东晋朝廷当即把石琨全家处斩。至此,石氏再无一人幸存。
冉闵在历史上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有人说他是血腥屠夫。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掺杂着古代胡人的血统,自然没必要再把胡人视为异类,其实,即便放眼全世界,各民族也一直在缓慢地融合着。民族主义,如果仅着眼于某个特定历史时段,的确能短期内迅速凝聚民族力量,让这个民族产生不可思议的动力(或破坏力)。然而,历史上无数次灾难证明,民族主义也是最容易蛊惑、煽动民族仇恨,并最终酿成种族灭绝惨案的罪魁祸首。我们再看看羯族人嗜杀成性的根源(当然,有时候汉人也好不到哪儿去),其实还是他们几辈人被其他民族当成奴隶使唤,仇恨积压,最终爆发。
总之,随着“杀胡令”的颁布,羯族基本上濒临灭族边缘。之后,羯族人又遭到鲜卑人屠杀,到二百年后的南北朝时期,仅存的羯族人逃到江南,最终因为一场动乱被南梁屠灭。由此,这个背负着无数仇恨和血债的残暴民族便从历史上彻底消失了。而同样背负着仇恨和血债的冉魏王朝也仅存续了两年,就被鲜卑慕容氏灭掉了。
鲜卑慕容氏花了一年时间大体统一黄河以北。公元352年,慕容儁称帝,国号“燕”,史称“前燕”(十六国之一)。
我们再看黄河以南的情况。
这段时间,原本依附后赵的氐族人趁乱占据雍州关中地区,同样在公元352年,氐族族长苻健在关中称帝,国号“秦”,史称“前秦”(十六国之一)。
黄河以南的中原一带,原后赵残余势力纷纷向前燕、前秦、东晋投诚。不过,这帮人只是名义上投诚,他们实际上仍保持半独立状态,由此,中原又回到了早期流民帅各占山头时错综复杂的局面。
攘外必先安内
自公元349年石虎死,至公元352年前燕、前秦建国,北方的局势乱得一塌糊涂。这对东晋帝国而言,绝对是天赐的北伐良机。那么,在这段时间,东晋都干了些什么呢?
在东晋帝国西线,实力最强且一心北伐的桓温完全没动静。
不是他不想动,而是朝廷不让他动。
早在公元349年(桓温灭蜀的第三年),后赵皇帝石虎刚死的时候,桓温就连番上疏请求北伐。
几个月过去了,朝廷什么答复都没有。
这意思很明显,朝廷禁止桓温北伐。
到底是什么人在阻挠桓温?
↑返回顶部↑
冉闵在历史上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有人说他是血腥屠夫。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掺杂着古代胡人的血统,自然没必要再把胡人视为异类,其实,即便放眼全世界,各民族也一直在缓慢地融合着。民族主义,如果仅着眼于某个特定历史时段,的确能短期内迅速凝聚民族力量,让这个民族产生不可思议的动力(或破坏力)。然而,历史上无数次灾难证明,民族主义也是最容易蛊惑、煽动民族仇恨,并最终酿成种族灭绝惨案的罪魁祸首。我们再看看羯族人嗜杀成性的根源(当然,有时候汉人也好不到哪儿去),其实还是他们几辈人被其他民族当成奴隶使唤,仇恨积压,最终爆发。
总之,随着“杀胡令”的颁布,羯族基本上濒临灭族边缘。之后,羯族人又遭到鲜卑人屠杀,到二百年后的南北朝时期,仅存的羯族人逃到江南,最终因为一场动乱被南梁屠灭。由此,这个背负着无数仇恨和血债的残暴民族便从历史上彻底消失了。而同样背负着仇恨和血债的冉魏王朝也仅存续了两年,就被鲜卑慕容氏灭掉了。
鲜卑慕容氏花了一年时间大体统一黄河以北。公元352年,慕容儁称帝,国号“燕”,史称“前燕”(十六国之一)。
我们再看黄河以南的情况。
这段时间,原本依附后赵的氐族人趁乱占据雍州关中地区,同样在公元352年,氐族族长苻健在关中称帝,国号“秦”,史称“前秦”(十六国之一)。
黄河以南的中原一带,原后赵残余势力纷纷向前燕、前秦、东晋投诚。不过,这帮人只是名义上投诚,他们实际上仍保持半独立状态,由此,中原又回到了早期流民帅各占山头时错综复杂的局面。
攘外必先安内
自公元349年石虎死,至公元352年前燕、前秦建国,北方的局势乱得一塌糊涂。这对东晋帝国而言,绝对是天赐的北伐良机。那么,在这段时间,东晋都干了些什么呢?
在东晋帝国西线,实力最强且一心北伐的桓温完全没动静。
不是他不想动,而是朝廷不让他动。
早在公元349年(桓温灭蜀的第三年),后赵皇帝石虎刚死的时候,桓温就连番上疏请求北伐。
几个月过去了,朝廷什么答复都没有。
这意思很明显,朝廷禁止桓温北伐。
到底是什么人在阻挠桓温?
↑返回顶部↑